中扬子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

被引:75
作者
李忠雄
陆永潮
王剑
段太忠
高永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3] Marathon OilCompany
[4] Houston
[5] TX-
[6] 中国地质科学院
关键词
晚震旦世; 早寒武世; 沉积特征; 岩相古地理; 中扬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31 [震旦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扬子地区指青峰 -湘广断裂带以南 ,湘黔桂海盆以北 ,鄂西恩施—龙山一线以东的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根据中扬子地区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十余条代表性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横向展布规律 ,应用等时面优势相成图方法编制了晚震旦世的陡山沱期、灯影期 ,早寒武世的筇竹寺期、沧浪铺早期、沧浪铺晚期、龙王庙期共 6幅岩相古地理图。中扬子地区上震旦统发育了从碳酸盐潮坪、开阔台地、浅滩、台地边缘、斜坡到台地前缘盆地等沉积 ,下寒武统下部主要为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混合型浅海陆棚沉积 ,上部变成碳酸盐潮坪、开阔台地、台缘斜坡和台缘盆地沉积。晚震旦世岩相古地理格局由碳酸盐台地 (鄂中台地 )和南边的台缘盆地组成。由于地壳差异性升降运动 ,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早寒武世早—中期岩相古地理格局由鄂中古陆、围绕古陆的碳酸盐潮坪、陆棚及南边的陆棚边缘盆地组成。早寒武世中—晚期岩相古地理格局由碳酸盐潮坪、开阔台地、台缘斜坡和台缘盆地组成 ,该地区主体进入碳酸盐台地演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6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峡东地区震旦系层型剖面的界定与层序划分 [J].
王自强 ;
高林志 ;
尹崇玉 .
地质论评, 2001, (05) :449-458
[2]   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 [J].
冯增昭 ;
彭勇民 ;
金振奎 ;
蒋盘良 ;
鲍志东 ;
罗璋 ;
鞠天吟 ;
田海芹 ;
汪红 .
古地理学报, 2001, (01) :1-14+98
[3]   湘西地区晚震旦世黑色岩系地层层序、沉积环境与成因 [J].
陈孝红 ;
汪啸风 ;
毛晓冬 .
地球学报, 1999, (01) :87-95
[4]   川黔湘交境寒武纪层序划分 [J].
杨家騄,徐世球,肖诗宇,段冶 .
地球科学, 1995, (05) :485-495
[5]   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岩相古地理学方法论 [J].
冯增昭 .
沉积学报, 1992, (03) :70-77
[6]   中国南方晚震旦世沉积相及磷块岩的时空分布 [J].
唐天福 ;
薛耀松 ;
俞从流 .
沉积学报, 1987, (03) :113-124
[7]   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 [J].
冯增昭 ;
吴胜和 .
沉积学报, 1987, (03) :40-58
[8]   湘西黔东寒武纪深水碳酸盐重力沉积 [J].
高振中 ;
段太忠 .
沉积学报, 1985, (03) :7-22+135
[9]  
中国南方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M]. 地质出版社 , 冯增昭等著, 2001
[10]  
中扬子台地边缘上震旦统沉积成岩作用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郭成贤,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