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的有效运移系统

被引:2
作者
吴财芳 [1 ,2 ]
秦勇 [1 ,2 ]
周龙刚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层气藏; 有效运移系统; 裂隙开合程度; 裂隙发育程度; 渗透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层气藏有效运移系统的优劣取决于煤储层的裂隙发育程度与开合程度,决定着煤储层的渗透性,其外在显现形式主要表现为煤储层的孔裂隙系统特征.本文基于煤基块弹性自调节效应理论和煤储层综合弹性能量理论,提出了煤储层裂隙开合程度参数△和裂隙发育程度参数ξ,定量化研究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有效运移系统,探讨了其对煤层气富集高产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现今阶段,ξ高值区位于安泽、沁源一带,郑庄、樊庄次之,说明这两个区域内,煤储层裂隙发育程度较高;△高值区位于郑庄、樊庄一带,安泽、沁源次之,说明区域内煤基块弹性自调节正效应占优势,裂隙趋于张开.综合分析ξ和△可以发现,二者的最佳匹配区域位于郑庄、樊庄一带,说明此区域内煤层裂隙相对较发育,裂隙张开程度较高,可能具有较高的流体压力和较好的渗透性,有利于煤层气藏高产.
引用
收藏
页码:2645 / 26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煤储层弹性能及其控藏效应:以沁水盆地为例 [J].
吴财芳 ;
秦勇 .
地学前缘, 2012, 19 (02) :248-255
[2]   织纳煤田煤储层弹性能及其对有利选区的控制作用 [J].
姜玮 ;
吴财芳 .
煤炭学报, 2011, 36 (10) :1674-1678
[3]   煤储层弹性能及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吴财芳 ;
秦勇 ;
傅雪海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9) :1163-1168
[4]   高煤级煤储层弹性自调节作用及其成藏效应 [J].
秦勇 ;
傅雪海 ;
吴财芳 ;
傅国友 ;
卜英英 .
科学通报, 2005, (S1) :82-86
[5]   中国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述评 [J].
秦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3) :339-358
[6]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煤储层物性关系之探讨 [J].
秦勇 ;
张德民 ;
傅雪海 ;
林大洋 ;
叶建平 ;
徐志斌 .
地质论评, 1999, (06) :576-583
[7]  
煤层气成藏能量动态平衡及其地质选择过程[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吴财芳, 2011
[8]  
The change in effective stress associated with shrinkage from gas desorption in coal[J] . J.D St. George,M.A Baraka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