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储层弹性能及其控藏效应:以沁水盆地为例

被引:7
作者
吴财芳 [1 ,2 ]
秦勇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储层弹性能; 有效压力系统; 有效运移系统; 成藏类型; 沁水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煤层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包括合适的压力系统、运移系统以及相应的能量作用机制,其实质是煤储层有效压力系统和有效运移系统时空配置关系。而煤储层弹性能正是有效压力系统与有效运移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作用纽带。文中提出了不同相态物质的弹性能模型,建立了煤层气成藏效应三元判识标志,并探讨了沁水盆地三元判识标志的展布特征。三元判识标志包括煤储层裂隙发育程度系数ζ1、煤储层裂隙开合程度系数Δ、煤储层压力系统发育程度系数ζ2。其中ζ1、Δ可以定量表示煤储层有效运移系统,ζ2可以定量表示煤储层有效压力系统。依据三元判识标志,分析了煤储层弹性能控藏效应,并提出判别煤层气成藏类型的三元模式。研究认为:煤层气成藏效应类型可分为27种,其中8种类型有利于煤层气富集高产。而沁水盆地实际上只存在2种有利类型,即有效压力系统-有效运移系统类型和较有效压力系统-较有效运移系统类型,分别分布于盆地南部大宁—潘庄—樊庄地区、沁水—郑庄—樊庄以及中部的沁源—安泽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的有效压力系统研究 [J].
吴财芳 ;
秦勇 ;
韦重韬 ;
傅雪海 ;
杨兆彪 .
地质学报, 2008, (10) :1372-1375
[2]  
Stratum energy of coal-bed gas reservoir and their control on the coal-bed gas reservoir formation[J]. WU CaiFang, QIN Yong & FU XueHai Department of Earth Resources and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09)
[3]   沁水盆地煤储层地层能量演化历史研究 [J].
吴财芳 ;
秦勇 ;
傅雪海 ;
韦重韬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557-560+571
[4]  
The change in effective stress associated with shrinkage from gas desorption in coal[J] . J.D St. George,M.A Baraka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