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PVAR模型
被引:29
作者
:
陶长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陶长琪
彭永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彭永樟
琚泽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琚泽霞
机构
:
[1]
江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来源
:
经济经纬
|
2015年
/ 32卷
/ 04期
关键词
: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碳排放;
PVAR模型;
D O I
:
10.15931/j.cnki.1006-1096.2015.04.022
中图分类号
: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F121.3 [产业结构];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
笔者在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95年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经济增长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但从长期来看碳排放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因;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动态关系,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的变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PVAR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分析
段显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段显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敏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S2)
(S2)
: 136
-
139
[2]
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郭朝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郭朝先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7)
: 15
-
20
[3]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
吴振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吴振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晓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书平
[J].
中国管理科学,
2012,
20
(03)
: 161
-
166
[4]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
赵爱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赵爱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东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11)
: 1297
-
1303
[5]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
刘红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不详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红光
刘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卫东
唐志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唐志鹏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6)
: 670
-
676
[6]
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广月
宋德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宋德勇
[J].
国际贸易问题,
2010,
(01)
: 74
-
79
[7]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
冯之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国务院
冯之浚
牛文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
不详
国务院
牛文元
[J].
中国软科学,
2009,
(08)
: 13
-
19
[8]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伯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林伯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竺均
[J].
管理世界,
2009,
(04)
: 27
-
36
[9]
贸易、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基于开放经济下的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杜希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理工大学
杜希饶
刘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理工大学
刘凌
[J].
财经研究,
2006,
(12)
: 106
-
120+129
[10]
Economic structure and strategies for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J] . Erin S. Minihan,Ziping Wu.Energy Economics . 2011 (1)
←
1
2
→
共 12 条
[1]
基于PVAR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分析
段显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段显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敏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S2)
(S2)
: 136
-
139
[2]
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郭朝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郭朝先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7)
: 15
-
20
[3]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
吴振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吴振信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晓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书平
[J].
中国管理科学,
2012,
20
(03)
: 161
-
166
[4]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
赵爱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赵爱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东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11)
: 1297
-
1303
[5]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
刘红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不详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红光
刘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卫东
唐志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唐志鹏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6)
: 670
-
676
[6]
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广月
宋德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宋德勇
[J].
国际贸易问题,
2010,
(01)
: 74
-
79
[7]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
冯之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国务院
冯之浚
牛文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
不详
国务院
牛文元
[J].
中国软科学,
2009,
(08)
: 13
-
19
[8]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伯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林伯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竺均
[J].
管理世界,
2009,
(04)
: 27
-
36
[9]
贸易、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基于开放经济下的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杜希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理工大学
杜希饶
刘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理工大学
刘凌
[J].
财经研究,
2006,
(12)
: 106
-
120+129
[10]
Economic structure and strategies for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J] . Erin S. Minihan,Ziping Wu.Energy Economics . 2011 (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