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循环负债如何影响居民消费

被引:7
作者
傅联英 [1 ]
骆品亮 [2 ]
机构
[1]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信用卡循环负债; 消费支出; 串联机制; 因果中介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研究了信用卡循环负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信用卡循环负债规模及比率均与持卡人消费支出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边际消费贡献遵循递减规律;安全的、可持续的私人最优卡债规模约为1.884万元、最优卡债收入比约为95.8%、最优卡债资产比约为7.7%。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信用卡循环负债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倒U型"关系表现稳健,但会因拆迁与否、城乡户籍、产品类别差异而呈现出异质性。最后,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因果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信用卡循环负债通过平稳效应、扩张效应和浮幻效应三条路径影响持卡人消费决策,其中平稳效应是主路径,扩张效应和浮幻效应是辅路径;信用卡循环负债经由三者构成的串联机制导致持卡人额外消费了约1.0248万元。研究结论对我国卡债风险预警与管控具有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57+122 +122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   信用卡支付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 [J].
王巧巧 ;
容玲 ;
傅联英 .
上海金融 , 2018, (11) :57-64
[2]   中国信用卡债务之谜:高息循环负债缘何增进低息资产持有 [J].
傅联英 ;
骆品亮 .
经济学动态, 2018, (04) :57-71
[4]  
付现抑或刷卡?——存在外部选择时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银行卡使用决策[J]. 傅联英.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7(02)
[5]   消费信贷如何影响家庭消费? [J].
李江一 ;
李涵 .
经济评论, 2017, (02) :113-126
[6]   短期消费性贷款与居民消费:基于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研究 [J].
熊伟 .
经济研究, 2014, 49(S1) (S1) :156-167
[7]   基于自我控制的消费文化对消费信贷影响研究 [J].
杨蓬勃 ;
朱飞菲 ;
康耀文 .
财经研究, 2014, 40 (05) :19-30
[8]   家庭固定资产、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城镇家庭的经验证据 [J].
李涛 ;
陈斌开 .
经济研究, 2014, 49 (03) :62-75
[9]   如何推动中国居民的信用卡消费信贷——基于住房的研究视角 [J].
廖理 ;
沈红波 ;
苏治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12) :117-129
[10]   中国信用卡市场持卡人透支行为研究 [J].
沈红波 ;
黄卉 ;
廖理 .
统计研究, 2013, 30 (10) :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