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坡改梯综合效益分析——以燕沟流域为例

被引:8
作者
徐勇 [1 ]
安祥生 [2 ]
杨波 [1 ]
刘普灵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太原师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坡改梯; 综合效益; 燕沟流域; 黄土高原;
D O I
10.16843/j.sswc.2010.01.001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退耕坡地是近年来黄土高原整治生态环境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措施,但对于如何退耕,学术界存在多种不同观点,实践方面存在多种不同模式。以延安燕沟流域坡改梯为例,利用2005年延安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和燕沟流域地貌、土壤及土地利用等资料,借助WIN-YIELD软件,对不同地形坡度条件下坡改梯在作物增产、保水减沙效益以及燕沟流域坡改梯实践效果进行模拟、对比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坡度越大,坡改梯作物增产、保水和减沙效益越显著;坡度小于5°的坡耕地可以不进行梯田改造,坡度大于15°的坡耕地应及早实施坡改梯或退耕还林(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2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黄土丘陵区“梯田退耕”生态重建规划方法——以燕沟流域为例 [J].
徐勇 ;
田均良 ;
刘普灵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5) :637-645+689
[2]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态修复策略与对策 [J].
张文辉 ;
刘国彬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7 (03) :114-118
[3]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治理成本及效益分析——以米脂县高西沟流域为例 [J].
景可 ;
焦菊英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04) :20-25+43
[4]  
A scenario exploration of strategic land use options for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China. Lu,C H,van,Ittersumb,M K,Rabbingeb,R. Agricultural Systems . 2004
[5]  
A trade-off analysis of policy objectives for Ansai,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Lu C H,van Ittersum M K.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4
[6]  
黄土高原降雨侵蚀产沙与黄河输沙[M]. 科学出版社 , 王万忠,焦菊英著, 1996
[7]  
黄土高原丘陵区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探索[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田均良等主编, 2003
[8]   坝系农业—治黄之本 [J].
康晓光 .
科技导报, 1993, (08) :3-6
[9]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模型 [J].
蔡强国 ;
陆兆熊 ;
王贵平 .
地理学报, 1996, (02) :108-117
[10]   黄土丘陵区退耕上限坡度的研究论证 [J].
唐克丽 ;
张科利 ;
雷阿林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02)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