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震测深揭示的华南地区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72
作者
邓阳凡 [1 ,2 ]
李守林 [2 ,3 ]
范蔚茗 [1 ]
刘佳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华南地区; 深地震测深; 三维速度结构; 莫霍面; Pn波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与华南地区有关的深地震测深剖面达57条.本文收集该区的深地震测深研究成果,利用保真能力强的三维克里金插值技术构建了100°E~125°E,18°N~34°N区域内的三维地壳速度模型.基于三维地壳结构模型,分别探讨了华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地壳厚度空间变化特征、地壳属性、上地幔顶部地震波速变化以及太平洋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方向等.研究结果表明:(1)扬子地块平均地壳厚度为40 km左右,地壳平均速度为6.30 km/s;华夏地块平均地壳厚度32 km左右,地壳平均速度6.24 km/s.(2)扬子地块的四川盆地与全球地台区具有相似的地壳速度-深度变化特征,华夏地块与全球伸展区结构相似,台湾造山带具有较典型全球大陆弧的特点.(3)华夏地块上地幔顶部Pn波平均速度为8.02 km/s;台湾造山带Pn波平均速度为7.98 km/s;扬子地块的Pn波速度为7.94 km/s,包含四川盆地(Pn速度达8.02 km/s)和川滇地区(Pn速度最低为7.75 km/s).川滇地区和松潘—甘孜褶皱带东部构造活动性较强,四川盆地和华夏地块相对较稳定.(4)推测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方向为Nw-SE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560 / 257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8 条
[1]   琼东南盆地区的地壳密度与岩石结构 [J].
赵兵 ;
张素芳 ;
李守林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1) :98-107
[2]   四川西部暨龙门山地区的Pn波速度和各向异性 [J].
胥颐 ;
李志伟 ;
黄润秋 ;
刘建华 ;
刘劲松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4) :452-457
[3]   琼东南盆地地壳伸展深度依赖性及其动力学意义 [J].
张中杰 ;
刘一峰 ;
张素芳 ;
范蔚茗 ;
陈林 .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 (01) :57-66
[4]   深地震探测揭示的华南地区莫霍面深度 [J].
熊小松 ;
高锐 ;
李秋生 ;
卢占武 ;
王海燕 ;
李文辉 ;
管烨 .
地球学报, 2009, 30 (06) :774-786
[5]   浅议华南陆块群的沉积大地构造学问题 [J].
王清晨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811-817
[6]   南海北部珠江口—琼东南盆地地壳速度结构与几何分层 [J].
张中杰 ;
刘一峰 ;
张素芳 ;
张功成 ;
范蔚茗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10) :2461-2471
[7]   洱源-江川宽角地震剖面的地壳反射特征 [J].
张智 ;
徐春明 ;
孟补在 ;
刘财 ;
滕吉文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4) :1082-1087
[8]   上海地区地壳精细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 [J].
姚保华 ;
章振铨 ;
王家林 ;
火恩杰 ;
张先康 ;
刘保金 ;
吴健生 ;
王夫运 ;
于鹏 ;
毛雅萍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2) :482-491
[9]   漳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与研究 [J].
朱金芳 ;
方盛明 ;
张先康 ;
曲国胜 ;
黄宗林 ;
张成科 ;
赵金仁 .
中国地震, 2006, (04) :405-417
[10]   下扬子地壳P波速度结构:符离集-奉贤地震测深剖面再解释 [J].
白志明 ;
王椿镛 .
科学通报 , 2006, (21) :253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