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旱区有机培肥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路文涛 [1 ,2 ]
贾志宽 [1 ,2 ]
张鹏 [1 ,2 ]
蔡太义 [1 ,2 ]
李儒 [1 ,2 ]
侯贤清 [1 ,2 ]
杨保平 [1 ,2 ]
李永平 [1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2]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宁南旱区; 有机培肥;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2007~2010年在宁夏南部半旱区,设置了有机肥的不同施用量(90000、60000、30000 kg/hm2和不施有机肥对照)处理,对土壤贮水量、小麦功能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等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随有机肥施用量由高到低,在试验第4年(2010年)冬小麦播种期0—2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CK提高6.46%、5.06%和2.12%,成熟期提高12.47%、9.38%和3.58%;产量分别较CK提高35.05%、20.77%和11.51%(P<0.01);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提高38.26%、22.61%和11.88%(P<0.01)。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冬小麦旗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增强冬小麦的光合效率。高、中、低3个有机肥施用量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均值分别较CK增加5.79、4.68、2.00μmol/(m2.s)和1.50、1.17、0.57 mmol/(m2.s),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在宁南半干旱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冬小麦的光合效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66 / 10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1]   半干旱区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保蓄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王昕 ;
贾志宽 ;
韩清芳 ;
杨保平 ;
聂俊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04) :196-202
[12]   不同肥料处理对豫麦49小麦冠层结构与产量性状的影响 [J].
李春明 ;
熊淑萍 ;
杨颖颖 ;
马新明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514-2519
[13]   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J].
万菲菲 ;
林琪 ;
刘树堂 ;
王建林 ;
刘义国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203-206
[14]  
植物生理学.[M].潘瑞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  
土壤肥料学.[M].陆欣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16]   几种新型有机肥对菜用毛豆产量、品质及化肥氮利用率的影响 [J].
叶静 ;
安藤丰 ;
符建荣 ;
佐佐木由佳 ;
角田宪一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03) :289-295
[17]   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 [J].
杨志臣 ;
吕贻忠 ;
张凤荣 ;
肖小平 ;
刘沫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3) :214-218
[18]   稻草易地还土对丘陵红壤有机质和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 [J].
朱捍华 ;
黄道友 ;
刘守龙 ;
朱奇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1) :2497-2502
[19]   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对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J].
周录英 ;
李向东 ;
汤笑 ;
林英杰 ;
李宗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1) :2468-2474
[20]   宁夏半干旱地区梯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J].
余峰 ;
董立国 ;
赵庆丰 ;
李生宝 ;
蒋齐 ;
许强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1) :298-3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