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新元古代望山组震积岩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被引:28
作者
贾志海
洪天求
郑文武
李双应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3] 安徽合肥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震积岩; 环境分析; 望山组; 安徽; 新元古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3 [元古代(界)];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皖北望山组碳酸盐岩中含有大量液化碳酸盐脉、液化变形、角砾岩等震积岩特征 ,是皖北新元古代地层中含震积岩的重要层位。根据震积岩的特征及其在剖面上的分布将望山组沉积期的地震活动分为三期 ;依据对该组碳酸盐岩的沉积特点的分析认为望山组沉积期的地震活动发生在浅海环境中。这些地震活动与新元古代华北板块内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49+158 +158-1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古郯庐带新元古界[M]. 地质出版社 , 乔秀夫等著, 2001
[12]  
中国中东部晚前寒武纪地层与地质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刘鸿允等著, 1999
[13]  
辽东半岛南部震旦系-下寒武统成因地层[M]. 科学出版社 , 乔秀夫等著, 1996
[14]  
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研究[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苏皖北部上前寒武系研究项目协作组编著, 1984
[15]  
The Origin and Deformation of Some "Molar-Tooth" Structures in the Precambrian Belt-Purcell Supergroup[J] . A. Gilbert Smith.The Journal of Geology . 196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