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宪法探析

被引:4
作者
李翔宇
刘茜雯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泰罗制; 福特制; 马钢宪法; 科层制; 卡里斯玛;
D O 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5.05.028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马钢宪法是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工业化方针探索工业管理道路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模式。其形塑的逻辑有两条:一条是以意识形态和马克思管理两重性原理为指导,以法律为保证推进泰罗制和福特制在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工厂的实施构成了其实践逻辑;另一条是实现与计划经济一体两面的科层制和卡里斯玛领袖列宁、斯大林权威调和以实现对时间的有效控制的协同逻辑。两条逻辑相互作用构成了马钢宪法以一长制、专家治厂、科层管理、经济核算和劳动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发生学境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由苏联实践引发的社会主义模式再思考 [J].
华德亚 ;
荣兆梓 .
当代经济研究, 2012, (01) :29-38+92
[2]   管理移植与创新的演化分析——基于鞍钢宪法的研究 [J].
高良谋 ;
胡国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1) :129-138
[3]   鞍钢宪法的批判与解放意蕴 [J].
高良谋 ;
郭英 ;
胡国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0) :148-158
[4]  
国家历史系列讲座之一 解读中国奇迹——改革三十年回顾(上) 改革共识是怎样形成的[J]. 秦晖,王蕾.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2008(08)
[5]   论经济责任制对国企改革价值的再发现 [J].
史际春 ;
邓峰 .
政法论坛, 1999, (01) :12-19
[6]   现代企业制度在从严管理中诞生 [J].
杨沛霆 .
中外管理, 1994, (02) :1+6-1
[7]   列宁的一长制思想及其在我国的经验教训 [J].
赵俊臣 .
经济问题探索, 1985, (07) :27-29
[8]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J].
李树藩 .
苏联东欧问题, 1983, (02) :70-74
[9]   对列宁经济核算思想的探讨 [J].
丁平准 ;
杨继良 .
经济研究, 1982, (11) :24-30
[10]  
科学管理的复兴[N]. 厉以宁.人民日报. 2006 (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