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型聚类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刘会贞 [1 ]
王玉中 [2 ]
刘栋 [3 ]
孙同文 [3 ]
刘雯 [1 ]
李金荣 [1 ]
机构
[1] 禹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情分级; 中医证型; 聚类分析; 对应分析;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1.11.011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归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中医证型,探讨中医证型与其病变程度的对应关系。方法收集192例DPN患者,通过检索文献,初步拟定46个中医症状和体征,进行量化赋值。采用R型聚类、简单对应分析进行统计学推断。结果在聚类图的适当位置截取,46个中医症状聚为5个基本证型: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瘀血痹阻证和痰湿阻络证。对应分析显示,中医证型与病变程度分级相关联(χ2=30.752,P<0.01),气虚证与DPN的Ⅰ级(无症状的DPN)最近,阴虚证与Ⅱ级(有症状的DPN)最近,阳虚证与Ⅲ级(功能受累的DPN)最近。瘀血痹阻证和痰湿阻络证在二维投影图的中间,与DPN病变程度某个分级的关系均不十分明确。结论气虚、阴虚、阳虚、瘀血痹阻和痰湿阻络是DPN的中医基本证型。随着DPN病变程度的进展,中医证型也发生由气虚、阴虚到阳虚的转化,而瘀血、痰湿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引用
收藏
页码:945 / 9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 [J].
黄江荣 ;
陈广 ;
潘丰满 ;
黄祥武 .
陕西中医, 2009, 30 (12) :1602-1603
[2]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刘凤,毛季萍,颜湘,贺忠娟.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12)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J].
许惠玲 .
辽宁中医杂志, 2008, (11) :1725-1726
[4]   音叉联合尼龙丝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J].
贺雅毅 ;
沈琴 ;
侯旭宏 ;
包玉倩 ;
贾伟平 .
上海医学, 2008, (08) :533-535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 [J].
高长玉 ;
韩淑芬 ;
段伟松 ;
杨东宁 ;
张艳景 ;
常庚 .
中医杂志, 2008, (02) :153-156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证分析 [J].
沈宝华 .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 (02) :120-120
[7]   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 [J].
方弟晋 .
陕西中医, 2006, (12) :1530-1531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方法及其诊断效率 [J].
侯瑞芳 ;
汤正义 ;
宁光 .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6, (04) :270-272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治思路 [J].
邹如政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 (07)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