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川滇地区发生的一次应力转向事件

被引:22
作者
王凯英
马瑾
顾国华
刁桂苓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河北省地震局北京,北京,北京,河北石家庄
关键词
震源机制; GPS; 应力方向; 活动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4— 2 0 0 0年间川滇地区小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结果显示 ,川滇地区的应力场存在以丽江—小金河断裂为界的分区特征 :丽江—小金河断裂以北地区 (北区 )存在双重力源应力场 ,而南部地区(南区 )应力方向单一 ;并发现北区在 1996年前后发生过一次应力场转向事件 ,转变前后的应力主轴方位分别对应双重力源的两个方向 ,反映了双重力源在北区随时间的相互作用。南区应力场较为平稳 ,在此期间几乎无变化。GPS测量结果显示 ,1998— 2 0 0 0年丽江—小金河断裂带的活动方式与新构造运动时期的累积位移相反 ,也表明了川滇北部地区应力场发生了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M].叶叔华总编;.地震出版社.2001,
[12]  
中国地球物理图集.[M].袁学诚主编;.地质出版社.1996,
[13]  
康滇构造带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M].滕吉文著;.科学出版社.1994,
[14]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M].国家地震局《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制;马杏垣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
[15]   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 [J].
许忠淮 ;
阎明 ;
赵仲和 .
地震学报, 1983, (03) :268-279
[16]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
[17]   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性的实验研究 [J].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实验地震研究组 .
地质科学, 1977, (02) :159-171
[18]   云南川西地区地震地质基本特征的探讨 [J].
李玶 ;
汪良谋 .
地质科学, 1975, (04) :30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