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空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的特征

被引:22
作者
王庚辰
孔琴心
陈洪滨
宣越健
万小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大气臭氧; 电化学臭氧探空仪; 垂直廓线; 臭氧积分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1 [大气性质及大气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探空仪和地面接收设备首次较系统地获得了北京地区连续一年(2001年3月至2002年2月)的大气臭氧垂直分布资料。结果分析表明:①北京地区上空臭氧浓度极大值的季节均值的变化范围为15.1~16.7mPa,其高度位于20.7~25.1km之间,极小值的季节均值的变化范围为2.0~2.8mPa,其高度在对流层顶附近。②边界层和平流层下部是臭氧浓度变化的活跃区域,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边界层内夏季臭氧积分浓度高于冬季相应值的1.7倍之多,而在平流层下部,冬季臭氧积分浓度则高于夏季的相应值。夏季边界层中臭氧浓度偏高,表明臭氧是北京地区夏季重要的污染气体之一。③北京上空臭氧垂直廓线的形态呈多样性,夏秋季节以单峰为主,冬春季节经常出现双峰和多峰结构;次峰出现的区域一般在10~18km高度范围内。
引用
收藏
页码:743 / 7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人为源排放VOC对北京地区臭氧生成的贡献 [J].
王雪松 ;
李金龙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6) :22-26
[2]   拉萨上空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的高空气球探测 [J].
石广玉 ;
白宇波 ;
岩坂泰信 ;
大桥铁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5) :522-524
[3]   大气臭氧与气溶胶垂直分布的高空气球探测 [J].
石广玉,许黎,郭建东,张豹武,孙宝来,龚知本,周军,谭锟,岩坂泰信,林政彦,长谷正博 .
大气科学, 1996, (04)
[4]   1993年春季南极中山站上空大气臭氧的观测分析 [J].
孔琴心,刘广仁,王庚辰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6, (04)
[5]   中国北京和昆明地区大气臭氧层的异常变化 [J].
魏鼎文 ;
赵延亮 ;
秦芳 ;
郭世昌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16) :1509-1511
[6]   晴天地面太阳紫外总辐射的观测结果和统计计算方法 [J].
白建辉 ;
王庚辰 .
太阳能学报, 1993, (04) :364-370
[7]   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的电化学测量 [J].
孔琴心 ;
王庚辰 ;
刘广仁 ;
顾志芳 ;
万小伟 ;
白颖 .
大气科学, 1992, (05) :636-640
[8]   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的直接测量 [J].
王庚辰 .
科学通报 , 1992, (09) :863-864
[9]   我国大气臭氧探测技术的进展现状 [J].
王庚辰 .
地球科学进展, 1991, (06) :31-36
[10]   平流层臭氧分布的观测技术(英文) [J].
王庚辰 ;
孔琴心 ;
刘广仁 ;
顾志芳 ;
万小伟 ;
白颖 .
云南天文台台刊, 1989, (S1) :23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