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与区域产业集聚: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

被引:14
作者
戴宏伟 [1 ]
丁建军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区域; 产业集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和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社会资本与区域产业集聚理论模型,考察了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产业集聚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表明,社会资本越丰富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2004年30个省(市)26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在控制了区位、经济功能、市场潜力、人力资本、政策等因素和异方差的影响后,社会资本对产业集聚有显著影响,并且在使用工具变量克服变量内生性后,以上结论依然稳健。因而,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有助于建立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二重开放”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理论与实证[D]. 张萃.浙江大学 2009
[12]  
信任[M]. 海南出版社 , (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 2001
[13]  
District formation and local social capital: a (tacit) co-opetition approach[J] . Antoine Soubeyran,Shlomo Weber.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2 (1)
[14]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GEOGRAPHY [J].
KRUGMAN, P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03) :483-499
[15]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16]   中国省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 [J].
徐现祥 ;
李郇 .
经济学(季刊), 2005, (S1) :83-100
[17]   知识型产业集聚中的社会资本作用研究——以同济大学周边地区为例 [J].
虞大鹏 ;
陈秉钊 .
城市规划学刊, 2005, (03) :64-70
[18]   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 [J].
张维迎 ;
柯荣住 .
经济研究, 2002, (10) :59-7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