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宜宾地区为例

被引:10
作者
周金星
漆良华
张旭东
魏远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旅游; 环境容量; 宜宾;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72.2007.02.030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旅游环境容量是区域治理与综合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区域生态产业布局的基础。本文在概述宜宾的丰富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容量与空间容量都很大,而生活容量严重不足,日旅游生态容量与日旅游空间容量分别为1004.06万人和178.50万人,日旅游生活容量与年旅游生活容量则分别仅有0.50万人和182.50万人;旅游生态容量与旅游空间容量都处于"极富"水平,容量等级均为"5",容量系数分别为0.9991和0.9951,而旅游生活容量的容量等级仅为"1",处于"极缺"状态,容量系数为-0.7315;接待能力与旅游交通是宜宾旅游环境容量的两个最大限制因素,旅游环境容量的提高应在维护生态容量与空间容量的同时,改变生活容量低下的局面,加强市境内外风景旅游区的整合,以促进宜宾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7+110 +1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江上游山丘区土地承载力研究与评价——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 [J].
漆良华 ;
周金星 ;
张旭东 ;
谭显春 ;
陈文晖 ;
黄玲玲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7, (02) :169-174
[2]   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确定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探讨──以九寨沟、黄龙为例 [J].
鄢和琳 .
生态学杂志, 2002, (03) :73-75
[3]   区域环境容载力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J].
李新琪 ;
海热提·涂尔逊 .
干旱区地理, 2000, (04) :364-370
[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 [J].
李春茂 ;
明庆忠 ;
胡笃冰 .
林业建设, 2000, (05) :21-25
[5]   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研究 [J].
孙玉军 ;
王如松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564-566
[6]   桂林七星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J].
解庆林 ;
王敦球 ;
李金城 ;
陈建华 ;
林维强 .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0, (01) :40-43
[7]   生态旅游及其规划的研究进展 [J].
刘家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3) :104-108
[8]   石林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J].
智艾 .
云南环境科学, 1996, (04) :53-55
[9]   万盛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J].
龙良碧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3)
[10]   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J].
胡炳清 .
环境科学研究, 1995,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