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山丘区土地承载力研究与评价——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

被引:25
作者
漆良华 [1 ]
周金星 [1 ]
张旭东 [1 ]
谭显春 [2 ]
陈文晖 [3 ]
黄玲玲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2]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
[3]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山丘区; 土地资源; 土地承载力; 宜宾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我国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耕地有限且以山丘坡耕地为主,协调人地关系非常重要。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通过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人口数量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环境容量等级系数计算和等级划分方法,对基于水土流失和生态工程建设作用下的长江上游流域山丘区土地利用类型与格局的变化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宜宾市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在2010、2015、2020年时总体上都能承载3种生活类型条件下的人口数量,3种生活类型下的容量等级基本都在“3”以上,即达到“满足”水平,并呈现出向“富余”水平提高的趋势,这表明尚具有较大潜力和空间的土地承载力是宜宾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驱动因素,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产生的影响在可承受的生态阈值之内,为长江上游流域及我国广大山丘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水体对网箱养鳜的承载力 [J].
彭建华 ;
刘家寿 ;
熊邦喜 .
生态学报, 2004, (01) :28-34
[2]   科尔沁沙地东部农牧交错带土地承载力研究——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 [J].
李月辉 ;
赵羿 ;
胡远满 ;
宋轩 ;
曾德慧 .
生态学杂志, 2003, (03) :23-28
[3]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承载力及提高途径探讨 [J].
孟庆香 ;
常庆瑞 ;
张俊华 ;
陈涛 ;
熊广成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1) :108-111
[4]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及建议 [J].
虞孝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294-298
[5]   我国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背景分析 [J].
邹亚荣 ;
赵晓丽 ;
张增祥 ;
周全斌 ;
谭文杉 .
山地学报, 2002, (02) :176-181
[6]   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演变与调控研究的思考 [J].
李长安 ;
殷鸿福 ;
俞立中 ;
许厚泽 ;
蔡述明 ;
陈中原 ;
王建 ;
殷瑞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6) :550-557
[7]   流域问题的本质与长江流域的适度开发 [J].
周运清 ;
熊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1) :28-33
[8]   区域环境容载力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J].
李新琪 ;
海热提·涂尔逊 .
干旱区地理, 2000, (04) :364-370
[9]   土地资源评价方法浅析 [J].
靳之更 ;
曲新华 ;
孙平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7, (03) :20-22
[10]   土地承载力研究方法评述 [J].
陶军德 ;
梁庆燕 ;
刘伟 .
黑龙江水专学报, 1997, (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