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退耕还林地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2
作者
郭雨华
机构
[1]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退耕还林; 人工植物群落; 枯落物层; 容水量;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9.05.041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地枯落物层的容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枯落物层厚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枯落物蓄积量由4.19t/hm2增加到59.91t/hm2。(2)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容水量分别以青海云杉、青海云杉+白桦天然次生林最大,分别为27.22,60.48t/hm2,而青海云杉+沙棘人工林和白桦+青杨+沙棘的退耕地最小,分别为6.85,4.75t/hm2。对未分解层、半分解层蓄积量与容水量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3)退耕地人工群落的枯落物平均厚度已达到天然群落的44.20%,平均容水能力达到天然林群落的33.28%。(4)枯落物容水量与林龄、群落生物量、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量均呈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北京百花山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J].
胡淑萍 ;
余新晓 ;
岳永杰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1) :146-150
[2]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J].
龚伟 ;
胡庭兴 ;
王景燕 ;
宫渊波 ;
冉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3) :51-55
[3]   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人工林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J].
方海东 ;
纪中华 ;
杨艳鲜 ;
拜得珍 ;
廖承飞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5) :54-57
[4]   重庆缙云山几种典型植被枯落物水文特性研究 [J].
王云琦 ;
王玉杰 ;
张洪江 ;
夏一平 ;
肖江伟 ;
吴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41-44
[5]   三峡库区3种林下枯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 [J].
张洪江 ;
程金花 ;
史玉虎 ;
祁生林 ;
程云 ;
潘磊 ;
何凡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55-58+123
[6]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J].
赵鸿雁 ;
吴钦孝 ;
刘国彬 .
林业科学, 2003, (01) :168-172
[7]   长江中游栓皮栎林水文生态效益研究 [J].
宋轩 ;
李树人 ;
姜凤岐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76-79
[8]   中国林地枯落物持水保土作用研究概况 [J].
王佑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108-113
[9]   山杨林地枯落物层对溅蚀的影响 [J].
韩冰,吴钦孝,刘向东,汪有科,赵鸿雁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4, (04)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