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前陆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被引:16
作者
戴朝成 [1 ]
郑荣才 [1 ]
朱如凯 [2 ]
李凤杰 [1 ]
高志勇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四川前陆盆地; 须家河组; 成岩作用; 成岩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前陆盆地由于构造相对复杂,探讨不同构造带上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差异对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沉积相、铸体薄片观察和岩矿分析数据基础上,对各构造带上须家河组砂岩的成岩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得出逆冲推覆带前缘以压实作用和破裂作用为主;川西前渊坳陷带以压实和压溶作用为主;前陆斜坡和前陆隆起带压实作用相对较弱,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发育,其中起破坏作用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在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成岩相划分及成岩相组合特征分析,将须家河组砂岩划分为3种成岩相组合,其中压实-破裂-胶结成岩相和胶结-溶蚀成岩相为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成岩相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川西坳陷中段须二段天然气成藏年代探讨 [J].
刘四兵 ;
沈忠民 ;
吕正祥 ;
罗小平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5) :523-530
[3]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成岩流体演化与致密成因机理——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J].
朱如凯 ;
邹才能 ;
张鼐 ;
王雪松 ;
程荣 ;
刘柳红 ;
周川闽 ;
宋丽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3) :327-339
[4]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集特征 [J].
谢继容 ;
李国辉 ;
罗凤姿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6 (01) :13-18
[5]   川西须家河组储层成岩演化 [J].
张鼐 ;
田作基 ;
吴胜华 ;
毛光剑 ;
脱奇 ;
刘建宪 .
岩石学报, 2008, 24 (09) :2179-2184
[6]   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钙屑砂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块预测 [J].
郑荣才 ;
魏钦廉 ;
高红灿 ;
叶泰然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489-496
[7]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李士祥 ;
胡明毅 ;
李浮萍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535-539
[8]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研究 [J].
郑荣才 ;
耿威 ;
周刚 ;
韩永林 ;
王海红 ;
文华国 .
岩性油气藏, 2007, (02) :1-8
[9]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储层孔隙演化模式 [J].
王成林 ;
杜业波 ;
张剑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5) :11-12+51+125
[10]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岩相研究 [J].
杜业波 ;
季汉成 ;
朱筱敏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3) :358-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