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郝家沟剖面下侏罗统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25
作者
刘智荣 [1 ]
王训练 [1 ]
周洪瑞 [1 ]
邓宏文 [2 ]
洪顺英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3]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 下侏罗统;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三工河组; 基准面旋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2 [侏罗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准噶尔南缘郝家沟剖面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认三工河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辫状河三角洲包括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席状砂和河口坝等微相类型。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除一些层位的辫状河道沉积物颗粒较粗外,主体沉积物以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为砂质辫状河三角洲。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划分原理,将三工河组划分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下部中期基准面旋回又可划分为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上部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不完整。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1]   准东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的影响 [J].
张丽霞 ;
李民 .
矿物岩石, 2000, (01) :61-65
[2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构造与油气分布 [J].
刘银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12-15+14
[23]   塔北地区辫状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J].
张希明 ;
刘青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1) :3-5
[24]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聚集史 [J].
王屿涛 ;
谷斌 ;
王立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4) :25-29
[25]   建立辫状河储层地质模型的露头调查——以张家口地区为例 [J].
伍涛 ;
王德发 .
现代地质, 1998, (03) :101-107
[26]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拉张伸展动力学环境的探讨 [J].
李忠权 ;
陈更生 ;
张寿庭 .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1) :74-79
[27]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在河流相中的应用 [J].
邓宏文 ;
王洪亮 ;
李小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2) :10-15+34
[28]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成因机理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探讨 [J].
李忠权 ;
张寿庭 ;
王洪辉 ;
邓高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7, (02) :19-23
[29]   层序地层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 [J].
邓宏文 ;
王洪亮 ;
李熙喆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3) :177-184
[30]   准噶尔盆地的侏罗系 [J].
卢辉楠 .
地层学杂志, 1995, (03) :18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