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测算实证研究——基于CRITIC-熵权法客观赋权的动态组合测算

被引:53
作者
吴忠 [1 ,2 ]
关娇 [1 ,3 ]
何江 [4 ]
机构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2]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3]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4]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组合测算模型; 因子测算模型; ELES模型; CRITIC-熵权法; 比重法; 恩格尔系数法; 国际收入比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是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及其制度有效施行并切实发挥权益保障效应的关键。本研究以上海市2007—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比重法、恩格尔系数法、国际收入比例法、因子测算模型和ELES模型等5种方法实证测算最低工资标准,进而构建基于CRITIC-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的组合测算模型,并以灰色关联分析所得主要影响因子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动态调整。研究结果发现:(1)5种单一算法中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所得理论最低工资标准整体水平偏低,国际收入比例法所得温饱线与执行标准较接近而发展线则显著偏高,因子测算模型和ELES模型测算结果总体较为理想;(2)构建所得最低工资标准组合测算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执行标准拟合度较高,表明上海市近10年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含金量较高,相应标准已基本满足低收入劳动者生存和温饱需求,尤其近年来相关情况已得到显著改善;(3)深入分析来看,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仍普遍低于发展线需求,且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GDP和职工平均工资等主要影响指标的比率关系并不协调,表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及相应配套体制仍有较大提升改善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31]  
组合预测方法评述[J]. 唐纪,王景.预测. 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