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中国高空温度变化的初步分析

被引:33
作者
薛德强 [1 ]
谈哲敏 [2 ]
龚佃利 [3 ]
王兴堂 [1 ]
机构
[1] 山东省气象中心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3]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高空温度; 季节变化; 趋势变化; 火山喷发的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6 [高空温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了解高空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利用中国28个高空探空站1961—2000年间地面至高空10hPa的温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地面到高空200hPa最冷在1月,最热在7月;但是在最冷的100hPa层以上,其气温年变化位相相反,即1月最热,8月最冷;50hPa层以上温度的年变化不大。近40余年来,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自地面至700hPa,绝大部分地区温度上升,尤其是地面增温最为显著,而西南地区有降温趋势;对流层上层至50hPa的平流层的温度在降低,尤其是50hPa降温最为显著。北半球的较强火山喷发对中国32°N以南的低纬与32°N以北的中高纬地区高空温度的影响不同。火山喷发后,低纬地区平流层第1~26个月温度均有不同程度增温,其中在第7~8个月增温最明显;在对流层以下,第6~11个月、第16~27个月出现2次明显降温时段,第1次降温最明显。中高纬地区平流层在第1~16个月、第20~29个月出现2段增温,第1段增温时间跨度长、强度大,第17~19个月出现了降温。在对流层以下第2~5个月、第14~18个月、第21~30个月出现3次明显降温时段,第3次降温持续时间长,整体降温强度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