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晚期鄂豫陕间文化交流通道的初步研究

被引:11
作者
马保春
杨雷
机构
关键词
鄂豫陕; 考古学文化; 文化交流; 地理通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1.13 [新石器时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考古学文化或早期部族、国族文化的地域间碰撞与交流在地理上当依赖一定的通道,这种文化交流的通道既影响着某一考古学文化的地理分布,同时也是该区文化同周围其它区域文化联系、往来的必要前提。考察这样的地理通道不仅有助于确定考古学文化地理分布及其传播路径,同时也是研究早期区域历史地理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以鄂豫陕间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分布、扩散、交流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这一地区各文化间交流的具体通道,来探讨当时该地理范围内考古学文化碰撞、交流在地理上的表现特征,并探求受自然地理状况影响的文化交流通道对于人文地理格局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   湖北省巴东县李家湾遗址发掘简报 [J].
陈安宁 ;
黄旭初 ;
冯务建 ;
向勇 .
江汉考古, 2004, (03) :14-27
[3]   探索与论争: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谱系 [J].
郭立新 .
江汉考古, 2004, (03) :69-74+55
[4]   西陵峡考古亲历记 [J].
马继贤 .
四川文物, 2003, (03) :49-52
[5]   湖北秭归何家坪遗址发掘简报 [J].
孟华平 ;
徐梦林 .
江汉考古, 2002, (03) :3-13
[7]   石家河文化的空间分布 [J].
郭立新 .
南方文物, 2000, (01) :37-42
[8]   关于屈家岭文化区、系、类型问题的初步分析(续) [J].
林邦存 .
江汉考古, 1997, (02) :50-57
[9]   秭归庙坪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J].
孟华平 ;
周国平 ;
王成武 .
江汉考古, 1997, (01) :33-35
[10]   关于屈家岭文化区、系、类型问题的初步分析 [J].
林邦存 .
江汉考古, 1997, (01) :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