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高原野生垂穗披碱草醇溶蛋白遗传特性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建波 [1 ]
白史且 [2 ]
张新全 [3 ]
马啸 [3 ]
鄢家俊 [3 ]
机构
[1]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2] 四川省草原科学院
[3]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遗传多样性; 醇溶蛋白; 聚类分析;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10.080
中图分类号
S543.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目的]弄清川西北高原野生垂穗披碱草与所建指纹库材料的遗传差别。[方法]对采集于川西北高原、新疆、西藏、青海的55份垂穗披碱草材料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A-PAGE),建立醇溶蛋白指纹库,将川西北高原材料的醇溶蛋白指纹与指纹库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川西北高原材料中分离出41条带纹,多态率为87.80%,少于所建指纹库材料(45条带纹,多态率93.33%)。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遗传相似系数也小于所建指纹库材料,表明川西北高原材料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川西北高原材料的特有带纹条数(2条)占指纹库共有带纹条数(5条)的40%,说明川西北高原垂穗披碱草具有自己特有的遗传特征。[结论]川西北高原材料可聚为一类,其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材料所在的海拔有一定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036 / 40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青藏高原垂穗披碱草遗传变异的地理因素分析 [J].
严学兵 ;
郭玉霞 ;
周禾 ;
王堃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02) :328-333
[2]   川西北高原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考察初报 [J].
鄢家俊 ;
白史且 ;
张昌兵 ;
游明鸿 .
草业与畜牧, 2006, (12) :23-26
[3]   野生垂穗披碱草种质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马啸 ;
周永红 ;
于海清 ;
张海琴 .
遗传, 2006, (06) :699-706
[4]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大针茅的种群遗传分化 [J].
赵念席 ;
高玉葆 ;
王金龙 ;
任安芝 ;
阮维斌 ;
陈磊 ;
刘惠芬 .
生态学报, 2004, (10) :2178-2185
[5]   不同尺度下野大豆种群的遗传分化 [J].
府宇雷 ;
钱吉 ;
马玉虹 ;
李军 ;
郑师章 .
生态学报, 2002, (02) :176-184
[6]   中国北方冬麦区主栽品种醇溶蛋白组成的遗传演变分析 [J].
郎明林 ;
卢少源 ;
张荣芝 .
作物学报, 2001, (06) :958-966
[7]   华山新麦草自然居群沿海拔梯度的遗传分化 [J].
赵利锋 ;
李珊 ;
潘莹 ;
阎桂琴 ;
赵桂仿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3) :391-400
[8]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Gli-1、Gli-2和Glu-1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英文) [J].
魏育明 ;
郑有良 ;
刘登才 ;
周永红 ;
兰秀锦 .
植物学报, 2000, (05) :496-501
[9]   中国小麦品种醇溶蛋白Gli-1和Gli-2编码位点等位基因组成分析 [J].
晏月明 ;
茹岩岩 ;
余建中 ;
刘广田 ;
S.Prodnovic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01) :23-27
[10]   小麦种质资源醇溶蛋白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初步建立及应用 [J].
刘华 ;
王宇生 ;
张辉 ;
曹永生 ;
周荣华 ;
贾继增 .
作物学报, 1999, (06) :674-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