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主义政治的形塑机制及其破解之道——评《乡村治理的术与道》

被引:2
作者
辛巧巧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 劳动者; 基层治理; 机会主义; 政治; 破解之道; 形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5 [];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正>20世纪后期,在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和税费征收工作中发生了大量的干群冲突,三农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农民的弱者形象被逐渐树立起来。学界对于农民与基层组织互动行为的"抗争""维权"视角兴起。21世纪以来,国家为应对"三农"问题,出台诸多惠农政策,各项资源不断输入农村,农村发展迎来新的契机,但是钉子户、上访、群体性事件等现象却越来越多,成为乡村社会主要矛盾之一[1]。对于这一时期农民行为的理解,学界既有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乡村治理的术与道.[M].陈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  
策略主义.[M].欧阳静;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3]  
抗争性政治.[M].于建嵘; 著.人民出版社.2010,
[4]  
文化、权力与国家.[M].(美) 杜赞奇;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6]   源头治理——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 [J].
景天魁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3) :1-6+20
[8]   抓住突出社会矛盾 创新社会管理 [J].
宋林飞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 (03) :2-3
[10]   机会主义的制度诠释 [J].
李厚廷 .
社会科学研究, 2004, (01) :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