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构成要件要素概念的提倡

被引:26
作者
卢勤忠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程序性; 构成要件要素; 隐性要素; 客观处罚条件;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6.06.007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程序性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中规定的作为构成要件的有关程序性要素。它具有二次性和后续性的特征,必须是法定的构成要件要素。发生犯罪的特定时空条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告诉才处理等刑法中纯程序性规定不属于程序性构成要件要素。程序性构成要件要素类似于国外刑法中的"客观处罚条件"。在司法适用中,程序性构成要件要素要注意隐性的程序性构成要件要素、合法实施及证据证明问题。在立法改进上,不必要的程序性构成要件要素应该取消,个别犯罪可通过准确归位避免程序性构成要件要素的设置困境,部分法定犯可考虑增添程序性构成要件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行为刑法规制论 [J].
刘宪权 .
法商研究, 2015, 32 (06) :61-71
[2]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两次催收”及相关问题研究——以宋某某信用卡诈骗案件为研究对象 [J].
张伟新 ;
于书峰 .
河北法学, 2013, 31 (11) :195-200
[3]   刑法教义学的规范化塑造 [J].
冯军 .
法学研究, 2013, 35 (01) :17-21
[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去罪论——兼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第一条 [J].
刘新民 .
江苏社会科学, 2012, (03) :130-135
[6]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兼评“两高”《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问题的解释》之有关内容 [J].
刘宪权 ;
庄绪龙 .
当代法学, 2011, 25 (01) :64-71
[7]   犯罪论体系的位阶性研究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10, 32 (04) :100-122
[8]   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 [J].
陈兴良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0, (03) :46-66
[9]   “客观的超过要素”概念之提倡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1999, (03) :24-33
[10]  
储槐植:要正视法定犯时代的到来[N]. 李运平.检察日报. 2007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