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关地区新生代碧玄岩中地幔包体研究

被引:37
作者
喻学惠 [1 ]
莫宣学 [1 ]
曾普胜 [2 ]
朱德勤 [1 ]
肖小牛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云南财贸学院
关键词
云南; 马关; 新生代火山岩; 地幔包体; 地幔地温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晚新生代以来,由于受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整体快速抬升的影响,在云南省东南的马关地区发育了大量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其中有的火山岩中含有丰富的地幔包体。本文提供了马关八寨碧玄岩和钾玄岩的2个全岩化学分析资料,以及石榴二辉橄榄岩、尖晶二辉橄榄岩、石榴辉石岩和石榴二辉岩包体的全岩化学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采用矿物温压计获得各种地幔包体的平衡温压条件,建立了本区地幔地温线,并与世界典型大地构造单元的地温线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平衡温压为1209℃~1230℃和2.13~2.93GPa,石榴石二辉岩为1034℃~1095℃和1.69~2.35GPa,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平衡温压为944℃~1072℃和1.46~2.74GPa,其对应的深度分别为69~93km、55~75km和48~87km。因此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与石榴二辉橄榄岩和石榴二辉岩共存,其间没有截然的界限,而是一种过渡关系。由包体平衡温压建立的上地幔地温线与华北地区地温线一样,位于澳大利亚克拉通东缘地温线与碱性玄武岩省地温线之间,但本区地温线显著高于华北地温线,与本区具有高于华北地区的大地热流值相吻合。这证明各种辉石岩和橄榄岩包体来自地幔。根据平衡压力反演的包体起源深度推测,含石榴石的二辉橄榄岩可能来源于岩石圈底部或软流圈。基于上述研究,结合高原及滇西地区新生代钾质岩浆活动时空结构的研究成果,提出马关地区新生代碱性岩浆活动和地幔包体的成因,与印度-欧亚大陆俯冲碰撞诱发的软流圈横向地幔流的活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21 / 6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甘肃西秦岭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喻学惠
    赵志丹
    莫宣学
    周肃
    朱德勤
    王永磊
    [J]. 科学通报, 2005, (23) : 2638 - 2643
  • [2] 云南马关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平衡温压条件及其指示意义
    魏启荣
    王江海
    [J]. 矿物学报, 2004, (03) : 278 - 284
  • [3] 云南马关新生代地幔包体中橄榄石的显微构造及其反映的上地幔物理状态特征
    陈忠
    丘学林
    陆琦
    颜文
    吴世敏
    施小斌
    [J].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01) : 34 - 43
  • [4] 由甘肃宕昌好梯幔源包体推导的上地幔物质组成、热结构和流变学特征
    史兰斌
    林传勇
    陈孝德
    [J]. 地震地质, 2003, (04) : 525 - 542
  • [5] 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高分辨率面波层析成像
    朱介寿
    曹家敏
    蔡学林
    严忠琼
    曹小林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5) : 646 - 664+756
  • [6] 青藏东缘新生代两类高钾岩浆活动的热年代学研究
    王江海
    周江羽
    张玉泉
    解广轰
    尹安
    T.M.Harrison
    M.Grove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7) : 529 - 537
  • [7] 西秦岭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和石榴石二辉岩包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J]. 喻学惠,莫宣学,廖忠礼,赵欣,苏祺.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 [8] 造山带岩石层多向层架构造及其对新生代岩浆活动制约──以三江及邻区为例[J]. 钟大赉,丁林,刘福田,刘建华,张进江,季建清,陈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 [9] 由包体推导的河北汉诺坝下地壳—上地幔地温线及其地质意义
    史兰斌
    林传勇
    陈孝德
    韩秀伶
    [J]. 地震地质, 2000, (01) : 37 - 46
  • [10] 壳-幔过渡带及其在岩石圈构造演化中的地质意义
    邓万明
    钟大赉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7, (23) : 2474 - 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