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产权政策演变及未来展望

被引:9
作者
赵金龙 [1 ]
王丽萍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2] 河北省保定市农业局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地产权; 两权分置; 三权分置;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805089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最初的农地产权政策调整源于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需要,做法是不断缩小土地耕作的责任主体,直至农户家庭。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始赋予农户稳定的土地经营权,通过"两权分置"使农户成为市场经营主体。随着农民的非农化就业趋势,中央开始推进"三权分置",即在所有权不变、承包经营权稳定的基础上,放活经营权,利用经营权的市场化配置实现耕地的有效利用。农地产权演变的特征体现为:农地产权政策演变顺应宏观环境的变化;产权主体的重心不断下移直至承包户;承包经营权身份属性弱化而财产属性增强。未来农地产权将不断细化,经营权可能得到强化,所有权主体面临重构,但改革难度也将不断加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明清时期地权秩序的构造及其启示 [J].
汪洋 .
法学研究, 2017, 39 (05) :113-132
[2]   制度障碍抑或市场不足?——农地产权抵押改革的限制因素探析 [J].
王德福 .
求实, 2017, (05) :79-88
[3]   为进城落户农民建立“三权”退出通道 [J].
叶兴庆 .
农村工作通讯, 2017, (04) :15-18
[4]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 [J].
高飞 .
法学研究, 2016, 38 (03) :3-19
[5]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逻辑 [J].
高圣平 .
法学研究, 2014, 36 (04) :76-91
[6]  
土地承包法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