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化或社会化:“后新闻业时代”新闻道德的一种走向

被引:7
作者
杨保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后新闻业时代; 新闻道德; 公共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0-0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提供了一种观察分析"后新闻业时代"新闻道德现象的新角度或新方法,认为新闻道德的演变趋势,很可能是两个方向:一是新闻职业道德更加公共化、大众化;二是新闻职业道德范围或内容进一步"窄化"或"高端"专业化。本文重点阐释了新闻职业道德公共化或社会化的含义与理由。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德性伦理的现代困境 [J].
李建华 ;
胡祎赟 .
哲学动态, 2009, (05) :34-39
[2]   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之维 [J].
万俊人 .
绿叶, 2009, (01) :80-88
[3]   社会层级结构理论——面向“中国问题”的政治哲学 [J].
韩庆祥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1) :31-43
[4]   虚拟的意义:社会与文化 [J].
南帆 .
东南学术, 2009, (01) :4-11
[5]   简论网络语境下的民间新闻 [J].
杨保军 .
新闻记者, 2008, (03) :20-23
[6]  
人权伦理学.[M].甘绍平; 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7]  
道德责任论.[M].郭金鸿; 著.人民出版社.2008,
[8]  
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M].(法) 贝特朗; 著.商务印书馆.2006,
[9]  
新闻活动论.[M].杨保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