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研究亟待关注的课题:课程语言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洪席
机构
[1]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课程语言; 课程变革; 教育学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课程研究需要借助语言视角,来使一切课程"事件"变得明亮起来。自20世纪以降,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激发了课程语言意识的觉醒,促使新的课程语言系统和叙述结构得以重构与敞开。不同的课程语言具有异质的品格、秉性和旨趣。其中,科学化课程语言的贫困、制度性课程语言的规训、隐喻性课程语言的张力、叙事性课程语言的真实、"新课程"语言的人文关怀等,为我们澄清课程语言自身所承载的不同的教育学意义提供了一幅清晰的图画。在推进课程变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警惕课程语言的欺骗功能,进而采用一种充满"正能量"的课程语言来真实反映我们"周围实在的世界"。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美) 布鲁纳 (Bruner;J.S.) ; 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
[3]  
理解课程.[M].[美]威廉 F·派纳等 著;张华等 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后民族结构.[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  
后现代课程观.[M].(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著;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  
外国教育家评传.[M].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7]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8]  
隐喻.[M].(英)霍克斯著;穆南译;.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
[9]   课程研究的语言转向 [J].
冯加渔 .
全球教育展望, 2012, 41 (08) :20-24
[10]   高等教育语言流变:现象、本质与规律 [J].
张灵芝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6 (05) :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