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世~早更新世云杉属和冷杉属在华北地区的发展及其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8
作者
石宁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理系,格廷根大学孢粉学及第四纪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上新世,云杉属,生态习性,冰期,东亚季风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华北地区的云杉属和冷杉属在早上新世就有大量的发展。榆社盆地在4.4MaBP.时,云杉属在孢粉植物群中的含量达50%一70%,与云杉属同时发现的还有一些喜暖植物。根据化石和孢粉学证据、沉积条件、古地形及欧洲的旁证材料推测,上新世云杉属和冷杉属的生态习性与现代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云杉、冷杉不同,它们是一些可以生长在相对暖湿气候条件下的种类。上新世以森林为主的植被在2.3MaB.P.时转变为疏林草原,亚热带植物基本迁离榆社盆地。云杉属和冷杉属不仅在孢粉植物群中大量减少,在木本植物中也降为次要组分。古植物的演化和迁移历史反映了冰期气候和东亚季风气候发展的历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晋东南王宁R红土剖面的磁性研究及其形成年代和环境 [J].
石宁,刘皇风,陆文松 .
第四纪研究, 1994, (02) :183-191
[2]   陕西渭南北庄村晚更新世晚期古植被的再研究 [J].
孙湘君 .
第四纪研究, 1989, (02) :177-189
[3]   山西榆社盆地上新世植物群及其环境意义 [J].
曹家欣 ;
崔海亭 .
地质科学, 1989, (04) :369-375+405
[4]   中国第四纪地层和更新统、上新统界线 [J].
刘东生 ;
丁梦林 .
地层学杂志, 1985, (04) :239-251
[5]   中国北方第四系下界的研究——松山期初一个重要的气候、地质事件 [J].
安芷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 (04) :95-103
[6]   山东临朐中新世山旺湖古环境初探 [J].
王宪曾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 (04) :100-111
[7]   河北黄骅上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植物和古地理意义 [J].
李文漪 ;
梁玉莲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1, (06) :478-486+520
[8]   试论河北平原东部第四纪地质几个基本问题 [J].
杨子赓 ;
李幼军 ;
丁秋玲 ;
何宝成 .
地质学报, 1979, (04) :263-279+363
[9]   山西天镇刘家沟第三系褐煤中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J].
王宪曾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8, (04) :89-110
[10]   山东山旺中新世地层中的孢粉组合 [J].
宋之琛 .
古生物学报, 1959, (02) :17-28+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