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对区域乡村转型发展的启示

被引:15
作者
姜凯斯 [1 ]
刘正佳 [2 ]
李裕瑞 [2 ]
王永生 [2 ]
王昱 [1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Landsat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变化; 乡村地域系统发展; 碾庄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深入开展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变化和聚落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探究乡村地域系统优化、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延安市碾庄流域为例,基于ENVI和GIS等软件技术,结合Landsat卫星影像、马尔科夫链模型和实地调查,从土地利用转移与交换变化、建筑用地空间转移、社会响应等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对区域乡村发展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在一系列生态工程措施作用下,碾庄流域生态覆被发生明显改观,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坡耕地及稀疏生态用地转化为林地,其中,林地面积占比由32.34%(2009年)增加至50.88%(2018年);②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延安新城"边缘效应"的影响下,碾庄建设用地呈现向流域的东南和西南方向拓展的趋势,10 a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近75%;③在人类活动的主导作用下,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乡村正在朝着生态化和集约化的方向转型发展。研究结果有望为深入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和优化提供新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05 / 13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新时代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
    刘彦随
    [J]. 地理研究, 2019, 38 (03) : 461 - 466
  • [2]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对乡村人地系统的影响
    李裕瑞
    李怡
    范朋灿
    刘彦随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35 (05) : 241 - 250
  • [3] 1949–2014年中国三种主要作物的地理重心时空迁移分析(英文)
    范玲玲
    梁社芳
    陈浩
    胡亚南
    张小飞
    刘珍环
    吴文斌
    杨鹏
    [J].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8, 28 (11) : 1672 - 1684
  • [4] 乡村重构的理论认知
    龙花楼
    屠爽爽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 (05) : 581 - 590
  • [5] 新时期中国“乡村病”的科学内涵、形成机制及调控策略
    郑小玉
    刘彦随
    [J]. 人文地理, 2018, (02) : 100 - 106
  • [6]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刘彦随
    [J].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 637 - 650
  • [7] 近3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DVI时空变化特征
    刘可
    杜灵通
    侯静
    胡悦
    朱玉果
    宫菲
    [J]. 生态学报, 2018, 38 (06) : 1885 - 1896
  • [8]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驱动下土地利用变化——以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
    蔺小虎
    姚顽强
    邱春霞
    [J]. 山地学报, 2015, 33 (06) : 759 - 769
  • [9] 基于TAVI的长汀县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
    汪小钦
    刘亚迪
    周伟东
    林敬兰
    [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 (01) : 289 - 296
  • [10]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聚落分布及形成机制研究——以延安市安塞县为例
    王林林
    路春燕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36 (05) : 883 - 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