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西部油气藏分布与成藏特征

被引:5
作者
罗群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研究中心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油气藏分布;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差异性; 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地质条件和环境的不同,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不同构造带及凹陷区油气分布及其运聚成藏具有不同的特征,断裂、不整合、生储盖组合及埋深是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地质因素,不整合和断层控制油气纵横向运移;生储盖组合制约油气分布的层位;埋深决定油气相态;断裂还导致大多数圈闭的形成并影响油气藏的保存。它们决定了柴北缘西部油气分布具有平面上南北成带、西油东气,纵向上油气主要分布于浅层滑脱断层下盘和深层断裂上盘的断展背斜圈闭中的特点,并控制了不同地区和构造单元油气藏类型,形成多种各具特征的运聚成藏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断裂控藏机理与模式.[M].罗群; 姜振学; 庞雄奇; 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2]  
断裂控烃理论与实践.[M].罗群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3]  
柴达木盆地地质与油气预测.[M].黄汉纯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4]  
石油构造分析理论基础.[M].张之一;李旭编著;.地质出版社.1994,
[5]  
Crossing Conjugate normal fault..David A;Alan P;John A;.AAPG BULLENT.2000, 10
[6]   柴北缘地区油气成藏模式与成藏规律 [J].
张正刚 ;
袁剑英 ;
陈启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5) :649-652
[7]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特征与油气圈闭成因类型 [J].
黄龙威 ;
罗群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2) :13-15+25+143
[8]   柴北缘西部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罗群 ;
张洪 ;
田丰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692-695
[9]   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与油气区带成藏规律 [J].
罗群 ;
庞雄奇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1) :1-5+5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的构造控制作用 [J].
曾联波 ;
金之钧 ;
汤良杰 ;
李京昌 ;
由福报 ;
张兵山 .
地球科学, 2001, (01)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