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地关系演变动态仿真研究——以甘南州为例

被引:9
作者
逯承鹏 [1 ,2 ,3 ]
陈兴鹏 [2 ]
王红娟 [2 ]
李恒吉 [2 ]
张子龙 [2 ]
李勇进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3] 波特兰州立大学可持续服务研究所
[4]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地系统; 动态模型; 可持续发展; 甘南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文章立足于人地关系理论,利用系统动态模型方法,构建人地关系演变动态仿真模型,以甘南州为例,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地系统演进规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旨在描述该区人地关系演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景,为该区协调人地关系走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模拟结果表明:甘南州人地关系处于失调状态,人地矛盾突出,表现出不可持续的态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可以有效延缓资源枯竭的速度,对人地系统向可持续发展演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协调甘南州人地关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技术进步和加大环保投资对协调甘南州人地关系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才能有效协调人地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55 / 12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耕地压力指数研究 [J].
谭术魁 ;
张路 ;
齐睿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5) :757-765
[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宁夏1986-2005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 [J].
陈兴鹏 ;
逯承鹏 ;
杨静 ;
张子龙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0) :15-20
[3]   1996—2004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 [J].
牛高华 ;
赵言文 ;
施毅超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3) :167-172
[4]   资源环境基础论: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J].
张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177-184
[5]   宁夏盐池县人地关系的演变及调适对策 [J].
王磊 ;
宋乃平 .
资源科学, 2007, (06) :138-145
[6]   基于SD模型下的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为例 [J].
李同升 ;
徐冬平 .
地理科学, 2006, (05) :5551-5556
[7]   甘肃省“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J].
李勇进 ;
陈兴鹏 ;
拓学森 ;
蒋晓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4) :94-98
[8]   村域人地系统状态及其变化的定量研究——以河南省三个不同类型村为例 [J].
乔家君 ;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06, (02) :192-198
[9]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 [J].
史培军 ;
王静爱 ;
陈婧 ;
叶涛 ;
周洪建 .
地理学报, 2006, (02) :115-126
[10]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J].
宋长青 ;
冷疏影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6) :59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