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行为概念的批判与解构

被引:18
作者
周啸天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实行行为; 因果关系; 危害行为; 构成要件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实行行为概念在域外与我国都经历了内容实质化与功能膨胀化的发展之路。经反思可知,在定义层面,实行行为的形式化定义存在颠倒入罪判断逻辑顺序的缺陷,而以危险为内核的实质化定义也面临危险时点难以划定的问题。在功能层面,其不具备预备与未遂、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功能,也不具备对偶然性事件的出罪功能,以及解决结果提前实现问题与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问题的功能。预备与未遂的区分是结果判断问题,正犯与共犯的区分是犯罪支配划定问题,偶然性事件的出罪是因果关系中的相当性问题,结果提前实现是主观归责问题,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是责任评价问题。同时,实行行为概念在我国并不具备坚实的实定法基础,其所承担的犯罪类型化功能与因果关系起点功能则能够分别被危害行为与刑法中的行为所承担。实行行为概念遮蔽了对具体问题的独特思维方式,徒增概念泡沫,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黑箱",鉴于以上原因,实行行为概念应当被取消。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9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21]  
刑法讲义总论.[M].(日) 大谷实;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2]   论犯罪的共同实行行为 [J].
冯殿美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3) :37-44
[23]   再议实行行为的“着手”——以未遂犯处罚根据为视角的展开 [J].
阎二鹏 ;
任海涛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 (01) :71-76
[24]   论阶段过失的实行行为 [J].
杨延军 .
政治与法律, 2010, (11) :110-120
[25]   论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 [J].
张小虎 .
法学杂志, 2009, 30 (11) :26-29
[27]   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及其着手之认定 [J].
钱叶六 .
法学评论, 2009, 27 (01) :90-95
[28]   论原因自由行为中实行行为的着手问题 [J].
赵秉志 .
法学杂志, 2008, (05) :2-5
[29]   实行行为的着手及其认定——兼论西原春夫的犯罪着手学说 [J].
冯殿美 .
法学论坛, 2008, (04) :60-66
[30]   日本刑法中的实行行为 [J].
金光旭 .
中外法学, 2008, (02) :2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