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12
作者
高成杰 [1 ]
唐国勇 [1 ,2 ]
李昆 [1 ,2 ]
谢青海 [2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2] 国家林业局云南元谋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关键词
印楝; 大叶相思; 干热河谷; 混交林; 根系生物量; 垂直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4 [树木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元谋干热河谷10年生印楝和大叶相思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挖掘法对印楝纯林、大叶相思纯林及印楝×大叶相思混交林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印楝×大叶相思混交林根系总生物量为2.707 t/hm2,介于印楝纯林(2.264 t/hm2)和大叶相思纯林(3.405 t/hm2)之间。混交林内主根总生物量为1.057 t/hm2,为印楝纯林和大叶相思纯林的69.9%和69.7%,而除粗根外,混交林内其它径级的侧根(中根、小根和细根)生物量均介于印楝纯林和大叶相思纯林之间,分别为印楝纯林的228.7%、120.1%、450.0%,为大叶相思纯林的71.3%、65.8%和48.8%。干热河谷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根系在土壤表层分布比例大,尤其是0—0.2 m土层内,其根系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63.6%—76.3%。根系垂直累积生物量与土壤深度可用二次方程拟合,拟合方程的二阶导数表明,垂直方向上,印楝纯林根系分布较混交林均匀,而混交林较大叶相思纯林均匀。
引用
收藏
页码:1964 / 19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我国西南山地喀斯特植被的根系生物量初探 [J].
罗东辉 ;
夏婧 ;
袁婧薇 ;
张忠华 ;
祝介东 ;
倪健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5) :611-618
[2]   干旱区植物群落土壤水盐及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J].
王珺 ;
刘茂松 ;
盛晟 ;
徐驰 ;
刘小恺 ;
王汉杰 .
生态学报, 2008, (09) :4120-4127
[3]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及分布格局 [J].
岳永杰 ;
余新晓 ;
慕长龙 ;
刘兴良 ;
宿以明 ;
郑绍伟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2) :16-18
[4]   干旱荒漠区沙蒿种群根系生态特征研究 [J].
王辉 ;
孙栋元 ;
刘丽霞 ;
马仲武 ;
王彬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1) :99-102+122
[5]   荒漠河岸林胡杨吸水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J].
司建华 ;
冯起 ;
李建林 ;
赵健 .
生态学杂志, 2007, (01) :1-4
[6]   元谋干热河谷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人工林天然更新初步研究 [J].
马姜明 ;
李昆 ;
张昌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8) :1365-1369
[7]   根系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在森林演替过程中的变化 [J].
郝艳茹 ;
彭少麟 .
生态环境, 2005, (05) :762-767
[8]   云南松林的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 [J].
邓坤枚 ;
罗天祥 ;
张林 ;
王学云 ;
李长会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21-24
[9]   印楝在我国的引种与经营利用现状 [J].
龚伟 ;
胡庭兴 ;
宫渊波 ;
叶萌 ;
不详 .
经济林研究 , 2004, (03) :60-63+67
[10]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退化及恢复重建试验研究 [J].
张建平 ;
张信宝 ;
杨忠 ;
王道杰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7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