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核心种质的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李晓玲
李金泉
卢永根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构建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包括34项质量性状和15项数量性状数据的丁氏收集稻种资源中的2262份为供试材料,采用3种抽样方法、3种类型的性状数据、8种系统聚类方法和调整的欧氏距离构建巢式核心种质,以确定一种最佳的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结果表明,抽样比例在2.2%~9.9%之间的核心子集已足以保持原群体最大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整合的质量数量性状构建的核心子集遗传多样性最大,优于仅由数量性状或质量性状构建的核心子集。采用优先取样结合多次聚类随机取样法,结合可变类平均法或类平均法构建的效果最好,由此得到150份核心种质,占原群体的6.6%。对核心种质的评价与验证表明,核心种质绝大部分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大于原群体,其表型频率方差均小于原群体,表型保留比例均达到100%,大部分数量性状的均值与原群体无显著差异,最大值、最小值、极差与原群体完全符合。150份核心种质较好地保存了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81 / 6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21] Isozym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Asian rice varieties. Glaszmann J C.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7
  • [22]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core collections by Stepwise clustering with three sampl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genotypic values of crops. Hu J,Zhu J,Xu HM.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0
  • [23]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genetic resources management. BROWN A H D. Genome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