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1959~1988年人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荣广,吴得强,邓开泽,汪闻绍
机构
[1] 甘肃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人类鼠疫,流行病学特征,控制,喜马拉雅旱獭,阿拉善黄鼠,甘肃省;
D O I
10.13215/j.cnki.jbyfkztb.1994.04.011
中图分类号
R516.8 [鼠疫];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本文研究了甘肃省1959~1988年发生的23起63例人间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省人间鼠疫在地理分布上具有分散性、孤立性、局限性和与鼠疫疫源地的关联性;在时间分布上具有间断性、突发性、不均衡性和集中于狩猎旱獭期的季节性;传染源主要是染疫的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和肺型鼠疫病人,死于鼠疫的患者尸体和其他染疫动物尸体可能起到过传染源的作用;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传染源为主,首发病例均有接触动物史,经飞沫传播次之;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腺鼠疫和败血症的发生频率高,总病死率为60.31%,病例数以农民居多。基于研究掌握的流行特征,提出实施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人间鼠疫的发生从1963年后明显下降,1989年至今再未发生人间鼠疫。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青海省人间鼠疫流行特征及控制措施的研究(摘要)(英文) [J].
朱锦沁 ;
武文莲 ;
李永忠 ;
刘光 ;
王晨明 .
地方病通报, 1993, (01) :1-8
[2]   甘肃省44例鼠疫病人的临床分析 [J].
吕若端 .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89, (03) :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