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水生态足迹分析及预测

被引:28
作者
郭晓娜 [1 ,2 ]
苏维词 [1 ,3 ,2 ]
杨振华 [4 ]
李强 [5 ]
潘真真 [1 ,2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
[3]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4]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5]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乡统筹; 预测; 水资源承载力; 水生态足迹; GRNN预测模型;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17.02.011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水生态足迹情况,利用水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重庆市2000—2014年水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运用GRNN模型预测了2015—2018年城乡人均水生态足迹与人均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重庆市水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由0.093 2亿hm2增长到0.143 5亿hm2。水资源承载力受降水量的影响,整体波动较大。水生态压力指数介于0.115 6~0.235 9之间,远小于1,水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大。2城乡水生态足迹与水资源承载力有差异:农村总水生态足迹大于城市,但人均水生态足迹小于城市。农村总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均大于城市。城市水生态压力指数大于农村,但二者都小于1,说明城市水资源利用程度高,但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压力也大。3预计2015—2018年重庆市城乡人均水生态足迹总体上都呈上升态势,城市人均水生态足迹将由0.386 64 hm2增长到0.409 62 hm2,增长了6%。农村人均水生态足迹将由0.276 50 hm2增长到0.336 57 hm2,增长了22%。城乡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水生态足迹增长将威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充分考虑重庆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布局,可促进重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贵州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与预测
    官冬杰
    苏印
    苏维词
    邱瑞希
    [J]. 重庆大学学报, 2015, 38 (04) : 112 - 120
  • [2] 生态足迹的模型修正与方法改进
    周涛
    王云鹏
    龚健周
    王芳
    冯艳芬
    [J]. 生态学报, 2015, 35 (14) : 4592 - 4603
  • [3] 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基于GRNN潜力评价方法
    叶姮
    李贵才
    李莉
    王乾
    张华
    [J].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 92 - 99
  • [4] 城市水足迹对比分析——以上海和重庆为例
    邓晓军
    韩龙飞
    杨明楠
    于志慧
    张媛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02) : 189 - 196
  • [5] 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李泽红
    董锁成
    李宇
    李雪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3) : 410 - 416
  • [6] 重庆市三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施开放
    刁承泰
    [J]. 灌溉排水学报, 2012, 31 (05) : 108 - 112
  • [7]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作物生产水足迹的研究
    盖力强
    谢高地
    李士美
    张彩霞
    陈龙
    [J]. 资源科学, 2010, 32 (11) : 2066 - 2071
  • [8] 重庆市都市圈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预测
    黎明
    李百战
    [J]. 生态学报, 2009, 29 (12) : 6499 - 6505
  • [9]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黄林楠
    张伟新
    姜翠玲
    范晓秋
    [J]. 生态学报, 2008, (03) : 1279 - 1286
  • [10] 重庆市2004年的水足迹分析
    邓晓军
    谢世友
    王新华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5) : 593 - 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