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北极白令海近百年海洋环境变化——来自分子化石的证据

被引:13
作者
卢冰
陈荣华
王自磐
周怀阳
陈建芳
陆斗定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4] 杭州
[5]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6] 广州
[7] 杭州
关键词
亚北极; 分子化石; 古环境; 地层学记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210Pb方法对亚北极白令海B2~9岩芯样进行定年,获得分辨率以10年等级变化的100来年(1890~1999年)连续海洋沉积环境序列。该岩芯样检出众多的分子化石,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脂肪酸和甾醇等。利用这些精细分子C27,C28,C29甾醇及分子组合特征Pr/Ph,∑C22+/∑C21-,CPI,C18:2/C18:0并结合有机碳含量变化,重建100年以来亚北极海洋环境变化史。结果表明过去的100年以来北极经历了两次较强的气候变暖事件(7.5~5.5cm和3.0~0.0cm,对应时间段约1920~1950,1980~1999年),随之陆源物质减少,海洋自生源增长而沉积环境呈氧化状态。还经历了两次短暂的降温事件(8.0cm和4.0~3.0cm,对应时间段1910和1970~1980年),随之陆源物质增加,海洋自生源相应减少,沉积环境呈弱还原状态。同时揭示了这两种冷与暖变化过程与北极区域性和全球性变化有直接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高爱国 ;
陈志华 ;
刘焱光 ;
孙海清 ;
杨守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148-154
[2]   楚科奇海与白令海沉积物中碘的纬向分布 [J].
高爱国 ;
刘焱光 ;
张道建 ;
孙海清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155-162
[3]   南极和北极地区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研究 [J].
陈立奇 .
地学前缘, 2002, (02) :245-253
[4]   地-气间碳通量气候响应的模拟 I.近百年来气候变化 [J].
杨昕 ;
王明星 ;
黄耀 .
生态学报, 2002, (02) :270-277
[5]   楚科奇海与白令海表层沉积中的钙质和硅质微体化石研究 [J].
陈荣华 ;
孟翊 ;
华棣 ;
王汝建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4) :25-30
[6]   珠江口沉积柱样210Pb法年龄测定结果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J].
林瑞芬 ;
闵育顺 ;
卫克勤 ;
张干 ;
虞福基 ;
虞云龙 .
地球化学, 1998, (05) :401-411
[7]   台湾高山湖泊沉积记录指示的近4000年气候与环境变化 [J].
罗建育 ;
陈镇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4) :366-372
[8]   当前国际古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任务——极地—赤道—极地大断面 [J].
刘东生 ;
郭正堂 ;
韩家懋 ;
丁仲礼 .
地学前缘, 1997, (Z1) :67-73
[9]   气候学研究进展 [J].
王绍武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2) :169-177
[10]   80年代全球气候突然变暖 [J].
衣育红 ;
王绍武 .
科学通报, 1992, (06) :528-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