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引:78
作者
:
牛更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牛更枫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郝恩河
[
1
,
2
]
孙晓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孙晓军
[
1
,
2
]
周宗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周宗奎
[
1
,
2
]
机构
:
[1]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来源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3年
/ 21卷
/ 06期
关键词
:
抑郁;
应对方式;
负性生活事件;
大学生;
D O I
:
10.16128/j.cnki.1005-3611.2013.06.016
中图分类号
: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在素质-压力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技能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Ⅱ(BDI-Ⅱ)对576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在负性生活事件、消极回避应对和抑郁间,两两显著正相关;积极行动应对与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显著负相关。②应对方式在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③性别对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结论:负性生活事件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对大学生的抑郁产生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22 / 10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高中生的个人规划与抑郁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
于凤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于凤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景欣
张文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张文新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
(01)
: 79
-
85
[2]
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及其性别差异[J]. 崔丽霞,史光远,张玉静,于园.心理学报. 2012(11)
[3]
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非适应性策略的中介作用
陈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所
陈海燕
姚树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所
姚树桥
明庆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所
明庆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婵娟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
(10)
: 786
-
790
[4]
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裕鸿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仕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露
田卫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田卫卫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2,
(04)
: 514
-
517
[5]
生活事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
涂阳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涂阳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永玉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1,
(05)
: 652
-
655
[6]
应激性生活事件、自尊和抑郁在自杀意念形成中的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洪月慧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思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02)
: 190
-
191+164
[7]
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特征研究
罗伏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罗伏生
沈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沈丹
张珊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张珊明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4)
: 468
-
470
[8]
性别刻板印象之内隐与外显性别效应的中日跨文化研究
徐大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徐大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日昇
木村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早稻田大学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木村裕
[J].
心理科学,
2008,
(05)
: 1226
-
1229
[9]
乐观、悲观倾向与抑郁的关系及压力、性别的调节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沙
[J].
心理学报,
2006,
(06)
: 886
-
901
[10]
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
张月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张月娟
阎克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阎克乐
王进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王进礼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01)
: 96
-
99
←
1
2
→
共 19 条
[1]
高中生的个人规划与抑郁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
于凤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于凤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景欣
张文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张文新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
(01)
: 79
-
85
[2]
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及其性别差异[J]. 崔丽霞,史光远,张玉静,于园.心理学报. 2012(11)
[3]
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非适应性策略的中介作用
陈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所
陈海燕
姚树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所
姚树桥
明庆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所
明庆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婵娟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
(10)
: 786
-
790
[4]
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裕鸿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仕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露
田卫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田卫卫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2,
(04)
: 514
-
517
[5]
生活事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
涂阳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涂阳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永玉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1,
(05)
: 652
-
655
[6]
应激性生活事件、自尊和抑郁在自杀意念形成中的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洪月慧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思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02)
: 190
-
191+164
[7]
青少年焦虑和抑郁情绪特征研究
罗伏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罗伏生
沈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沈丹
张珊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张珊明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4)
: 468
-
470
[8]
性别刻板印象之内隐与外显性别效应的中日跨文化研究
徐大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徐大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日昇
木村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早稻田大学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木村裕
[J].
心理科学,
2008,
(05)
: 1226
-
1229
[9]
乐观、悲观倾向与抑郁的关系及压力、性别的调节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沙
[J].
心理学报,
2006,
(06)
: 886
-
901
[10]
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
张月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张月娟
阎克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阎克乐
王进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王进礼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01)
: 96
-
99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