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MRI表现的病理基础

被引:1
作者
段文峰 [1 ]
龚洪翰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
[2]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关键词
乳腺肿块; 磁共振成像; 病理;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正>目前,钼靶和超声联合应用被认为是乳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在致密型腺体、乳腺隐匿性癌灶等情况下易造成漏诊,磁共振因其极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多方位成像直观显示病灶及无放射性等优点,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0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94例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3.0T MRI表现附视频 [J].
张仁知 ;
周纯武 ;
欧阳汉 ;
李静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06) :1092-1095
[2]   乳腺动态增强MRI参数与肿瘤血管的相关性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J].
李敏 ;
金真 ;
李功杰 ;
张磊 ;
曾亚伟 ;
李科 ;
崔彦 ;
张建忠 .
磁共振成像, 2010, 1 (01) :36-42
[3]   3.0T磁共振在乳腺成像中的应用 [J].
赵红兰 ;
刘颖 ;
程丽 ;
汪秀玲 ;
路欣 ;
徐凯 .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 7 (01) :18-22
[4]   1H-MR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冯赟 ;
刘士远 ;
王晨光 ;
蒋涛 ;
陶晓峰 ;
王金林 ;
肖湘生 .
放射学实践, 2008, (06) :611-614
[5]   分子预后指标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J].
吴鑫琦 .
现代实用医学, 2007, (11) :922-925
[6]   乳腺病变动态增强MRI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J].
汤光宇 ;
肖湘生 ;
刘勇 ;
姚冀平 ;
李伟 ;
赵文荣 ;
李彭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1 (11) :1205-1208
[7]   MR低信号分隔征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J].
高佩虹 ;
赵斌 ;
蔡世峰 ;
王光彬 ;
彭洪娟 ;
刘绍玲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1 (07) :702-705
[8]   MR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应用研究 [J].
娄路馨 ;
彰俊杰 ;
时高峰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7, (04) :350-353
[9]   乳腺癌MRI形态学表现与病理、分子生物学相关性研究 [J].
陈蓉 ;
龚水根 ;
张伟国 ;
陈金华 ;
何双梧 ;
刘宝华 ;
李增鹏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06) :60-65
[10]   2167例乳腺肿块临床病理分析 [J].
朱祖俊 ;
沈宁 ;
张秀珊 ;
不详 .
疾病控制杂志 , 2004, (02) :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