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桑秀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被引:42
作者
朱弟成
潘桂棠
莫宣学
廖忠礼
江新胜
王立全
赵志丹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论; 桑秀组玄武岩;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5.01.002
中图分类号
P594 [自然作用地球化学];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桑秀组玄武岩仅仅分布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东部,古地理属大印度北缘。分别采用XRF、ICP-MS和全岩同位素稀释法对这些玄武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用来推论其成因。结果显示,桑秀组玄武岩除了MgO含量和相容元素含量较低表明其为演化岩浆以外,其高TiO2、TFeO和P2O5含量(分别平均为3.46%、10.90%和0.51%)、轻重稀土明显分馏(La/Yb)N=8.4~10.2、Ti/V、Ti/Y和Zr/Y比值高以及富集Ba和Th等不相容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等特征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桑秀组玄武岩高Sr(87Sr/86Sr)t=0.707370~0.709904和较低εNd(t)(=-1.71~2.00)同位素组成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等又显示了岩石圈地幔物质的印记;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桑秀组玄武岩为大陆边缘裂谷背景下的碱性玄武岩,在源区物质低度部分熔融过程中不断有橄榄石等铁镁矿物的分离结晶,没有遭受地壳混染;桑秀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可与印度东缘的Rajmahal玄武岩、印度洋90°E海岭玄武岩和KerguelenOIB对比,提出桑秀组玄武岩可能是岩石圈地幔与地幔热柱或热点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地幔热柱或热点可能与Kerguelen热点的早期活动有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特提斯喜马拉雅桑秀组英安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意义
    朱弟成
    潘桂棠
    莫宣学
    王立全
    廖忠礼
    江新胜
    耿全如
    [J]. 科学通报, 2005, (04) : 375 - 379
  • [2]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二叠纪——白垩纪的火山活动(Ⅰ):分布特点及其意义
    朱弟成
    潘桂棠
    莫宣学
    廖忠礼
    江新胜
    王立全
    [J]. 地质通报, 2004, (07) : 645 - 654
  • [3] 赣中地区早中生代OIB碱性玄武岩的厘定及构造意义
    王岳军
    廖超林
    范蔚茗
    彭头平
    [J]. 地球化学, 2004, (02) : 109 - 117
  • [4]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中几个重大科学问题的思考
    潘桂棠
    王立全
    朱弟成
    [J]. 地质通报, 2004, (01) : 12 - 19
  • [5] 藏南特提斯晚侏罗世维美组的沉积环境
    江新胜
    颜仰基
    潘桂棠
    廖忠礼
    朱弟成
    [J]. 地质通报, 2003, (Z1) : 900 - 907
  • [6] 云南宾川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型及随时间演化规律
    肖龙
    徐义刚
    梅厚钧
    沙绍礼
    [J]. 地质科学, 2003, (04) : 478 - 494
  • [7] 玄武岩在研究岩石圈深部过程及构造背景中的应用
    张树明
    王方正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 685 - 692
  • [8] 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
    汪云亮
    张成江
    修淑芝
    [J]. 岩石学报, 2001, (03) : 413 - 421
  • [9] 藏南海西期以来伸展运动及伸展作用
    王根厚
    梁定益
    刘文灿
    董文彤
    王世洪
    [J]. 现代地质, 2000, (02) : 133 - 139
  • [10] 岩浆作用过程的一种有效判别方法──(1/Ci)-(1/Cj)和(或)lgCi-lgCj图解法
    石林
    黄智龙
    [J]. 矿物学报, 1997, (02) : 142 -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