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司法认定研究

被引:29
作者
肖晚祥
机构
[1]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2]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犯罪构成; 司法认定;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0.05.004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具有行为的实质非法性、公开性、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和还本付息的承诺四个特征。构成该罪不以"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为构成要件,应当以行为是否"违反国家融资管理法律规定"作为要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应当结合该罪的犯罪客体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认定。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委托理财,应当从合同是否存在保底条款、合同的签订是否针对不特定对象、资金的去向和用途、是否造成投资人损失四个方面综合认定。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应当从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行为人的经济能力、筹集的资金的实际用途和去向,是否实际归还等方面综合考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经营罪具有特别法和普通法的竞合关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应当适用特别法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罚。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若干问题 [J].
张晶 ;
顾强 .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9, 23 (02) :57-61
[2]   非法委托理财行为认定疑难问题研究 [J].
周骏如 ;
崔晓丽 .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1) :63-66
[3]   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几个问题 [J].
李希慧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 (04) :35-39
[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研究[D]. 钟良添.厦门大学. 2009
[5]  
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D]. 乔大元.中国政法大学. 2007
[6]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数额的认定[N]. 朱晓芹.检察日报. 2009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