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家庭地方认同迭代的生命历程空间叙事

被引:6
作者
王立
张健君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流动; 他乡; 故乡; 城乡迁移; 城市化; 家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在现代性构建和人的城镇化社会进程推动下,地方认同在发生转换和迭代的变化。与静态视角下地方认同的断面研究不同,论文基于生命历程和家的流动性的动态研究视角,以具有70 a时间跨度的个体-家庭为研究主体,对其地方认同随时空迁移的变化和社会意义进行了生活史式的跟踪解读。研究发现:在城乡迁移过程中,随着时空的转移和生活经历的层累,个体-家庭的地方认同发生了转换、迭代的动态变化。①这一动态变化与家的流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流动中个体与家庭成员在不同生活区域的地方性产生了地方阻力与地方推力,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地方认同发生了迭代变化;②社会环境与社会场景、家庭角色、文化适应与个体行为调整是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地方认同迭代的重要影响因素;③家庭类型变化和代际差异会影响到地方认同迭代发生的幅度。
引用
收藏
页码:896 / 9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西方人文地理学文献中的“家” [J].
汤佩 ;
陶伟 ;
丁传标 ;
程明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 36 (06) :165-170
[2]   基于个体生命历程视角的苏南城镇化路径转变与市民化进程 [J].
冯健 ;
叶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2) :137-150
[3]   微观视角下的移民地方感及其影响因素——以广州市城中村移民为例 [J].
朱竑 ;
李如铁 ;
苏斌原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637-648
[4]   家的解码:空间句法对家空间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J].
陶伟 ;
丁传标 .
地理科学, 2015, 35 (11) :1364-1371
[5]   现代性语境下地方性与身份认同的建构——以拉萨“藏漂”群体为例 [J].
钱俊希 ;
杨槿 ;
朱竑 .
地理学报, 2015, 70 (08) :1281-1295
[6]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J].
刘沛林 .
地理研究, 2015, 34 (07) :1205-1212
[7]   人的城镇化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J].
姚毓春 .
当代经济研究, 2014, (07) :19-25+97
[8]   “人的城镇化”与“物的城镇化”的变迁过程:1978~2011年 [J].
乔小勇 .
改革, 2014, (04) :88-99
[9]   自我叙事式解读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意义 [J].
白凯 .
地理学报, 2012, 67 (12) :1698-1715
[10]   传统节庆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意义——以广州“迎春花市”为例 [J].
刘博 ;
朱竑 ;
袁振杰 .
地理研究, 2012, 31 (12) :2197-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