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叙事式解读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意义

被引:25
作者
白凯 [1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回族; 伊斯兰教; 自叙研究; 地方; 家; 宗教地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92.3 [民族风俗习惯总志];
学科分类号
030405 ;
摘要
基于主位研究视角,以作者自我叙事的方式,对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存在主义意涵进行了主体意向性解读,完整自叙和沉浸思考后作者认为,回族宗教活动空间存在以下特征:①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核心构成为家、清真寺和坟园;②家、清真寺和坟园对回族宗教信仰者而言,不是单一的物理空间,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宗教"地方";③说明了回族宗教活动空间具有地方到无地方的转化特征,无地方转换的地方指向是清真寺;④"接都哇"这一宗教仪式和宗教行为构建了回族宗教活动空间从空间到地方,从地方到无地方转换的桥梁。该分析过程与结论说明了回族宗教活动空间具有从地方的物质宗教空间结构到无地方的精神宗教空间结构的递进转换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698 / 171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叙述方式、自我视角与自我发展 [J].
汪新建 ;
朱艳丽 .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 (12) :1858-1863
[2]   国外宗教地理研究回顾与进展 [J].
薛熙明 ;
朱竑 .
人文地理, 2010, 25 (03) :109-113+89
[3]   19世纪以来基督教新教在广东的空间扩散模式 [J].
薛熙明 ;
朱竑 ;
陈晓亮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303-312
[4]   本土化与全球化在村落演化中的响应——深圳老福音村的死与生 [J].
朱竑 ;
郭春兰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67-977
[5]   交通对基督教空间扩散的影响研究——以广东基督教宣教地的分布为例(1807–1920年) [J].
薛熙明 ;
朱竑 .
热带地理, 2008, (03) :288-293
[6]  
地理学思想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法) 克拉瓦尔, 2007
[7]  
Global shifts, theoretical shifts: Changing geographies of religion[J] . Kong,Lil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 2010 (6)
[8]  
Space for religion: a Belfast case study[J] . David N. Livingstone.Political Geography . 1998 (2)
[9]  
经验透视中的空间与地方 .2 潘桂成译. 台北编译馆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