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和鲁西南地区古近纪盆地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探讨

被引:26
作者
李守军
郑德顺
蔡进功
杨永红
孙锡文
杨品荣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泰安,,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关键词
鲁北; 鲁西南; 古近纪; 沉积特征; 郯庐断裂; 构造转型;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3.03.001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鲁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古近纪盆地在地层、沉积和构造演化上都具有可对比性。鲁西南露头区古近纪地层及其沉积特征的研究对鲁北覆盖区古近纪古环境的恢复和沉积特征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对两个地区的地层和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根据官庄群在鲁西南地区的沉积分布,发现了在晚白垩世至早始新世鲁西南盆地发生时间有从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迟的规律。通过对鲁西南和济阳坳陷沉积和断层发育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郯庐断裂在晚侏罗世至早始新世以左旋剪切活动为主,派生了鲁西南和济阳坳陷NW向的断层;早始新世末期是一个构造转型期,鲁西南和济阳坳陷发育了近EW向的断层;中、晚始新世是郯庐断裂右旋剪切活动最强烈的时期,鲁西南和济阳坳陷发育了NE向断层。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山东省岩石地层.[M].山东省地质矿产局编著;张增奇;刘明渭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2]   济阳坳陷构造转型期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杨品荣 ;
陈洁 ;
蔡进功 ;
杨永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3) :5-7+5
[3]   郯庐断裂带及邻区构造组合研究 [J].
刘德良 ;
陶士振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04) :314-320
[4]   平邑盆地下第三系官中段核形石成因分析 [J].
李熙哲 ;
管守锐 ;
谢庆宾 ;
汪泽成 .
岩石学报, 2000, (02) :261-268
[5]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宗国洪 ;
肖焕钦 ;
李常宝 ;
施央申 ;
王良书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275-282
[6]   山东平邑盆地官中段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特征 [J].
谢庆宾 ;
管守锐 ;
李熙哲 .
沉积学报, 1999, (01) :71-77
[7]   山东平邑盆地下第三系的划分 [J].
迟洪纪 ;
何湘龙 ;
王士林 .
地层学杂志, 1986, (02) :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