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油田产量递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16
作者
陈元千
郭二鹏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油田产量; 新型递减模型; 建立; 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8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迄今为止,对于递减阶段的油田产量预测来说,国内外主要使用的是经典的Arps递减模型,尤其是Arps指数递减模型。但是,Arps递减模型对俄罗斯萨马特洛尔和罗马什金油田并不适用,这两个油田的产量和生产时间数据在半对数坐标系上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基于对概率统计中正态分布的研究,建立了新型的油田产量递减模型。通过萨马特洛尔和罗马什金油田的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型递减模型是正确的,而且要比Arps递减模型更具有代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1+391 +3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β模型 [J].
谢祥俊 ;
贾闽惠 ;
杜志敏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2) :50-52+60
[2]   瑞利模型的完善推导与应用 [J].
陈元千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4) :39-41+83
[3]   预测产量及可采储量的广义数学模型 [J].
李从瑞 ;
陈元千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4) :3-5
[4]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新模型 [J].
陈元千 ;
袁自学 .
石油学报, 1997, (02) :87-91
[5]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Г模型 [J].
闵琪 ;
胡建国 .
石油学报, 1997, (01) :65-71
[6]   对翁氏模型建立的回顾及新的推导 [J].
陈元千 ;
胡建国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5) :41-48
[7]   Logistic模型的推导及自回归方法 [J].
陈元千,胡建国,张栋杰 .
新疆石油地质, 1996, (02) :150-155+204
[8]   对翁氏预测模型的推导及应用 [J].
陈元千 .
天然气工业, 1996, (02) :22-26+102
[9]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储量的Weibull模型(为纪念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40周年而作) [J].
陈元千,胡建国 .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03) :250-255+287
[10]  
实用数学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叶其孝,沈永欢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