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

被引:14
作者
苏亦工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西城区
关键词
法律史学; 历史学; 研究方法; 学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摘要
我国的法律史学目前正在走入困境,研究现状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一是法律史学片面向历史学靠拢,忽视了自身的性质与特点。法律史学与历史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二是研究学风存在问题,过于强调和矜炫对法律史学的史料发掘与史实订证,忘记了法律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应当是综合运用历史分析和法律分析的方法对已认定的史实作出理论概括,未能为现实法学研究提供充足的养分。作者指出:法律史学研究应当侧重从法的角度入手,而发掘史料、考证史实则应最大限度地借助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史学研究摆脱困境,走向繁荣。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白寿彝先生谈治学——访白寿彝先生 [J].
陈磊 .
史学史研究, 1997, (02) :16-18
[2]   当代美国的中国法研究 [J].
苏亦工 .
中外法学, 1996, (05) :69-73
[3]   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 [J].
何兆武 .
史学理论研究, 1996, (02) :36-43+159
[4]   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 [J].
吴承明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5, (01) :3-9
[5]   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 [J].
梁慧星 .
法学研究, 1994, (02) :22-29
[6]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韩延龙等撰, 1993
[7]  
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陈寅恪著, 1992
[8]  
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 陕西人民出版社 , 《法律史研究》编委会编, 1990
[9]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 上海译文出版社[英]巴勒克拉夫(Brraclough, 1987
[10]  
三松堂全集[M].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冯友兰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