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德国吕特案判决五十年来的社会影响
被引:11
作者
:
曾尔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曾尔恕
高仰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高仰光
机构
:
[1]
中国政法大学
来源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9年
/ 24卷
/ 03期
关键词
:
间接的第三方影响;
客观价值秩序;
交互作用;
基本权利冲突平衡;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51.6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1958年1月15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对吕特案做出的判决,曾经引起德国社会极大的关注。长期以来,该判决确立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包括宪法的适用效力可对私法产生间接的辐射效应、客观价值秩序可作为基本权利与私法益发生冲突时的衡量标准、表达自由在基本权利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等等,已经成为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的共识。50年后的今天,德国法学家对这一判决的历史价值仍表现出持续关注,并做出更为系统的评价。吕特案判决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一个普遍适用于战后西方国家的用于解决基本权利冲突的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对宪法权利规范对第三人效力的再认识——以对宪法性质的分析为视角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道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前红
[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2)
: 49
-
55
[2]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翔
[J].
法学研究,
2005,
(03)
: 21
-
36
[3]
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陈新民著, 2001
[4]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South Africa,Du Plessis v.De Klerk. (3)S.A850 . 1996
←
1
→
共 4 条
[1]
对宪法权利规范对第三人效力的再认识——以对宪法性质的分析为视角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道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前红
[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2)
: 49
-
55
[2]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翔
[J].
法学研究,
2005,
(03)
: 21
-
36
[3]
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陈新民著, 2001
[4]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South Africa,Du Plessis v.De Klerk. (3)S.A850 . 199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