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33
作者
范存辉 [1 ]
秦启荣 [1 ]
支东明 [2 ]
姚卫江 [2 ]
袁云峰 [2 ]
赵玲 [3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
关键词
中拐凸起; 火山岩储层; 裂缝; 主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裂缝是该区火山岩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该区火山岩储层发育有原生缝、次生缝及人工诱导缝等,其中以未充填或半充填的高角度剪切缝最为发育,为研究区的主要裂缝类型。该区裂缝方位主要为近NE向和近EW向,与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或呈锐夹角,有效性好。海西运动期是裂缝的主要形成时期。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构造部位、岩性及层厚等。岩性类型不同,裂缝发育程度也不同;裂缝的发育程度与构造位置密切相关,裂缝发育带主要沿断裂带呈条带状分布;由于火山岩普遍成层性差,层厚对裂缝发育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认为研究区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主要为岩性和构造位置。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克拉玛依油田中拐-五八区佳木河组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J].
朱国华 ;
蒋宜勤 ;
李娴静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4) :445-447+543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段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李军 ;
薛培华 ;
张爱卿 ;
刘小燕 .
石油学报, 2008, (03) :329-335
[3]   含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方法和实例 [J].
周新桂 ;
张林炎 ;
范昆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3) :328-333
[4]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裂缝油气藏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 [J].
曹海防 ;
夏斌 ;
范立勇 ;
张娣 ;
胡勇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1) :71-73+77
[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基底构造带区划与油气分布 [J].
林祖彬 ;
吴兴华 ;
王燕 ;
时新芹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4) :389-393
[6]   主曲率法在碳酸盐岩气藏储层构造裂缝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J].
彭红利 ;
熊钰 ;
孙良田 ;
姚广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343-346
[7]   酒西盆地青西油田白垩系泥云岩裂缝油藏特征和裂缝形成的控制因素 [J].
赵应成 ;
周晓峰 ;
王崇孝 ;
王满福 ;
郭娟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1) :12-15
[8]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火山岩构造裂缝形成机制 [J].
李春林 ;
刘立 ;
王丽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S1) :46-50
[9]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低渗透油田构造裂缝特征 [J].
初宝杰 ;
张莉 ;
夏斌 ;
姜在兴 .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3) :34-38
[10]   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与油气渗流规律研究现状和进展 [J].
周新桂 ;
操成杰 ;
袁嘉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398-404